[实用新型]手柄转向传感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058.X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宇;章建东;李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2D5/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转向 传感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转向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叉车、搬运车及堆高车的转向传感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工厂内用于搬运货物的叉车、搬运车及堆高车更是如此,由于这些车辆需要搬运的货物比较重、工作时间比较长,在使用的时候,如果仅凭机械操作转向的结构来实现转向,不仅十分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比较颠簸的路面行驶时,操作手柄很容易晃动,导致车辆很难控制。因此,就出现了手柄转向传感器连接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734280、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6月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的电子控制转向装置,其采用的是转向手柄、转向轴、齿轮箱、传动机构及传感器组成的结构。但是,这样的结构也存在缺陷:转向手柄通过转向轴,再通过齿轮箱及传动结构才将信号传送给传感器,中间环节过多、过程复杂,由于各个环节不可避免的误差存在,造成给出的初始信号就有误差,造成操作的不精确,而且其结构十分复杂,安装、调试麻烦,制作成本十分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柄转向传感器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更加精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手柄转向传感器连接装置,包括轴座、固定座,所述轴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端有一用于与转向手柄连接的连接套,所述座体的下端有一连接柱,所述固定座包括法兰,所述法兰上固定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安装有一转向传感器,所述连接柱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管内,且与所述转向传感器的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具有一与所述连接套连通的走线腔,所述连接柱外表面设有与所述走线腔相通的外走线孔;所述连接管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外走线孔位置相应的、与所述连接管内孔相通的内走线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走线孔的深度与所述内走线孔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所述连接管转动到任意角度时所述的外走线孔与所述内走线孔径向正投影有交集。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为2个。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底面固定有一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通过过渡连接块与所述转向传感器的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阻尼器有一多边形孔,所述过渡连接块设有与之配合的多边形连接柱。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传感器通过一固定板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转向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开有至少两个通孔,与所述连接管螺接固定的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住。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为长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均布多个用来与所述转向传感器连接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孔为9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转向手柄通过轴座与转向传感器连接,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减少了中间的传递过程,使得转向更加精确;
2)转向手柄的电缆及别的电缆可以通过内外走线孔伸出,与外部连接,而本实用新型中,内外走线孔满足与不轴座如何旋转,两个走线孔都有交集,保证了电缆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会与轴座发生缠绕的现象,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3)固定板与轴座连接的孔为长孔,可以在在车辆长期使用后,转向系统有误差的情况下,可对转向传感器的位置进行有效微调,重新寻找起始点或者零位点,延长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
4)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可对传感器的安装进行大角度调整;采用过渡连接块结构,可对传感器初始值进行角度调节。能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于重新寻找传感器的起始点或者零位点,以达到延长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与转向传感器连接示意图。
图中:1-轴座,101-座体,102-连接套,102a-开口槽,103-连接柱,103a-走线腔,103b-外走线孔,104-连杆;2-固定座,201-法兰, 202-连接管,202a-内走线孔;3-转向手柄;4-转向传感器;5-轴承;6-过渡连接块,601-多边形连接柱;7-固定板;701-通孔,702-安装孔;8-旋转阻尼器,801-多边形连接孔;9-安装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