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487.5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钱俊杰;汪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润佳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7/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耐高温 变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变频电缆主要用于变频电源和变频电机之间的连接。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低传输阻抗,电磁兼容性好,低工作电容,良好的抗干扰和低辐射性能等。传统变频电缆绝缘及护套材料为聚氯乙烯或交联聚烯烃,阻燃性能差,且在高温场合会迅速老化直至电缆报废,不能用于高温场合如融铁炉等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来改进电缆的阻燃和耐高温性能,使电缆能够用于高温场合,而且具有高阻燃性能,能在热风、高温粒子等环境中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包括有多根主线导体和多根零线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主线导体和多根零线导体相互交错间隔排列,每根主线导体和零线导体外分别通过挤塑形成有绝缘层,所述的多根主线导体和多根零线导体外通过玻璃纤维带绕包形成有绕包层,所述的绕包层外通过退火编织铜丝或铜带绕包形成有屏蔽层,所述的屏蔽层外通过挤塑形成有护套;相邻主线导体与零线导体之间设有玻璃纤维绳作为填充层。
所述的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主线导体和多根零线导体均为铜芯。
所述的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和护套均采用氧指数为86的聚全氟乙丙烯塑料挤塑成型。
所述的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包层中,玻璃纤维绕包带的绕包方向为左向,且采用搭盖绕包,其搭盖的大小为玻璃纤维绕包带宽度的10%-15%,绕包角度为25-40°。
所述的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中,编织的铜丝的密度不小于80%,或绕包的铜带的平均搭盖率不小于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铜丝编织或铜带绕包形成的屏蔽层能均化电场,对变频电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玻璃纤维绳填充和玻璃纤维绕包带的使用,增加了电缆的阻燃效果;绝缘层和护套的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击穿强度高,能在200℃高温下长期稳定的运行,且高达86的氧指数能非常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达到了阻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高阻燃耐高温变频电缆,包括有三根主线导体1和三根零线导体2,三根主线导体1和三根零线导体2相互交错间隔排列,每根主线导体和零线导体外分别通过挤塑形成有绝缘层3,三根主线导体1和三根零线导体2外通过玻璃纤维带绕包形成有绕包层4,绕包层4外通过退火编织铜丝或铜带绕包形成有屏蔽层5,屏蔽层5外通过挤塑形成有护套6;相邻主线导体与零线导体之间设有玻璃纤维绳作为填充层7。
三根主线导体1和三根零线导体2均为铜芯;绝缘层3和护套6均采用氧指数为86的聚全氟乙丙烯塑料挤塑成型;绕包层4中,玻璃纤维绕包带的绕包方向为左向,且采用搭盖绕包,其搭盖的大小为玻璃纤维绕包带宽度的10%-15%,绕包角度为25-40°;屏蔽层5中,编织的铜丝的密度不小于80%,或绕包的铜带的平均搭盖率不小于15%。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如下:
根据GB/T395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导体采合适导体,按照标准选用一定规格的导体,并确定单线的根数。按照上述要对铜线拉制成所需规格,拉丝在拉丝机上进行并对导体进行退火,单线表面应光滑、无油污、划痕等。绝缘层采用氧指数达86的聚全氟乙丙烯塑料,加入特殊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等其他特殊助剂,经特殊工艺加工而制得的粒状料,可在高温挤出机(L/D≥20)上挤出,挤出要按照工艺卡执行,挤塑机各个部分的工作温度、螺杆的转速、牵引的速度要符合规定,参照线芯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放线时不能偏心,各个部件要协调工作。杜绝绝缘层表面有气泡、鱼眼、褶皱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成缆机进行成缆,成缆的方向为右向。成缆节径比要符合有关规定,各部件的速度也要遵循工艺卡的有关规定。填充层采用玻璃纤维丝将成缆的空隙填满,保持电缆的圆整性。玻璃纤维绕包带的方向为左向,采用搭盖绕包,搭盖大小为绕包带宽度的10%-15%,绕包角度为25°-40°。屏蔽层可采用退火铜丝编织或铜带绕包,铜丝编织密度不小于80%,铜带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护套料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护套的挤出工艺与绝缘层的挤出工艺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润佳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润佳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能转换成电能及路口自动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胀外紧的管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