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吸液、自动移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007.5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冯淳;汪光宇;周煜刚;陈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取液体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吸液、自动移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场合都需要在不搬动、不倾倒容器的条件下将液体从一个容器移到另一个容器,如家庭喂养金鱼时给鱼缸换水,野外行驶的车辆在缺油时向其它车辆的油箱借油等。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软管,一端插入待移液体中,在另一端用嘴吸,只要将管内液面吸到管的最高点后,根据虹吸原理管内液体就可以自动流动,达到移液的目的。但此法既不卫生,且对有毒液体根本不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手动吸液,并能在不搬动、不倾倒容器的条件下将液体自动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的手动吸液、自动移液装置,从而达到操作简单、卫生、环保、无风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动吸液、自动移液装置,包括直管球型阀、具有磁性的磁钢套筒、用于套接软管的限位套筒,所述直管球型阀具有轴向的内腔,该内腔中轴向堆放两个匹配的钢球,直管球型阀两端分别开设与内腔相通的入液孔、排液孔,对应排液孔限位套筒固设在直管球型阀上端部,磁钢套筒滑动套接在直管球型阀外,磁钢套筒上下滑动从而吸附钢球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直管球型阀下端外侧固设限位环,用于磁钢套筒的滑动限位。
进一步,所述磁钢套筒下端面固设圆环形磁钢,该磁钢的磁场沿径向分布。
进一步,为了便于制造加工和装配,所述直管球型阀由上部、下部两部分组成,上、下部均以中轴为对称轴开设圆柱形空腔,上、下部共轴固结形成内腔。
进一步,所述内腔顶部和底部均为半球面,顶部半球面沿轴向开设通孔形成排液孔,底部半球面沿轴向开设通孔形成入液孔。
进一步,为了减轻钢球重量便于吸附,所述钢球为空心钢球。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如下:
一只手持限位套筒的上部,并将直管球型阀的下端插入待移液体液面下,另一只手持磁钢套筒上端由下向上移动,磁钢套筒上的圆环形磁钢作用在直管球型阀内腔中的两空心钢球的磁力(此时的磁力主要作用在下面的钢球上)带动两个空心钢球向上运动,直管球型阀的入液孔开启,直管球型阀外的液体进入内腔中,此时,直管球型阀排液孔也是开启的,两空心钢球的运动又起到活塞的作用,将内腔中的液体排到排液孔外的限位套筒和软管内,当磁钢套筒继续上移,两空心钢球中上面的钢球将排液孔关闭,此时,磁钢套筒继续上移而两空心钢球被内腔限制不能上移,磁钢套筒再继续上移时两空心钢球中下面的钢球首先超出了磁场的作用范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关闭入液孔,接着上面的钢球也下落,排液孔开启。磁钢套筒的下移对软管内的液面没有影响。于是,手持磁钢套筒上下移动,就能实现管内液体的自由流动,直到待移容器内、外液面高度相等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两个钢球的移动来开启入液孔和排液孔,其关键在于入液孔和排液孔的开启是依次进行的,使直管球型阀内腔始终充满液体,保证了两个钢球做一周期移动时直管球型阀内腔排液孔上方的液面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达到吸液的目的,并且动力源为手动,所以,吸液方式卫生,无风险,移液方式自动,不需要再增加其它任何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卫生,环保,无风险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手动吸液、自动移液装置,包括直管球型阀3、磁钢套筒2、用于套接软管1的限位套筒6,所述直管球型阀3内部开设轴向的圆柱形内腔3-2,内腔3-2顶部和底部均为半球面,顶部半球面沿轴向开设通孔形成排液孔3-1,底部半球面沿轴向开设通孔形成入液孔3-4,并在内腔3-2中轴向堆放两个匹配的空心钢球3-3,对应排液孔3-1限位套筒6固设在直管球型阀3上端部,磁钢套筒2滑动套接在直管球型阀3外,直管球型阀3下端外侧固设限位环5,用于磁钢套筒2的滑动限位。磁钢套筒2下端面固设圆环形磁钢4,该磁钢4的磁场沿径向分布,磁钢套筒2上下滑动时,磁钢4吸附空心钢球3-3上下移动。
在使用时,一只手持限位套筒6的上部,并使直管球型阀3的下部插入待移液体液面下,另一只手持磁钢套筒2上下滑动,当软管1开口端有液体流出时,整个装置均可放入液体内不再做任何动作,就能实现管内液体的自由流动,直到待移容器内、外液面高度相等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讲机信道遥控变换装置
- 下一篇:标号载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