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线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0895.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许大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金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线切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并线线头一次切割成凹形的连续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或电脑等电子器件中常用到一些用于数据传输、图像或声音信号传输的数据线或传输线。通常这种数据线或传输线等并不是一根单一的金属导线,它是由多根较细的外周包覆有绝缘层的连接线互相粘连而成的线束,一般是将多根连接线并排粘连起来制成扁平的并排线,简称并线。并线制作时,是先将多根连接线排好通过上胶装置上胶,使各连接线互相粘连,再经过固化、冷却制得初步成型的并线半成品,然后根据工艺要求对所得的并线半成品进行弯折、打孔、接端子等后处理工序最终制得成品并线。在并线制作的后处理工序中,有一道工序是对并线进行裁切,将并线切成指定长度,然后在并线的线头处接端子或做其他处理。根据需要,线头切割处的形状也有要求。如图1所示,为便于加工,要求并线线头处的形状是凹形,即最外边的两根连接线较长,而中间的几根连接线较短。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并线切割装置(图2和3)是在并线的传送方向上前后设置两柄切刀,切割时两柄切刀一同落下,其中一柄切刀称为大切刀(1’),用于将所述并线整体切断;另一柄切刀称为小切刀(2’),用于将并线中间的几根连接线切断,使并线两边的连接线长度略长于中间的连接线长度,因而并线的线头切口处呈现凹形。这种切割装置存在的缺点是,小切刀定位比较困难,且为保证小切刀能一次将中间的连接线彻底切断,小切刀的设计宽度都比实际需要的宽度略宽一些,因此切割时难免会发生切伤并线两侧连接线的情况,若将小切刀宽度改小,又恐小切刀难以将中间的连接线全部切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并线切割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并线切割装置,用于切断并线中并排的多根连接线,并使切口处位于外侧的两根连接线长度大于中间的连接线长度;所述并线切割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且具有能够上下活动的刀具的切割机构以及用于传送并线的传送机构;所述刀具具有沿所述并线的传送方向前后设置的大切刀和小切刀,所述大切刀的宽度≥并线的宽度,小切刀的宽度等于并线中除外侧的两根连接线外的其余连接线的宽度之和,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大切刀和小切刀之间且能够上下活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下端内凹形成能够卡在底座上的定位卡槽,该定位卡槽具有位于中部的中间卡槽和位于中间卡槽两侧的两个旁侧卡槽,且中间卡槽的宽度等于所述并线中除外侧的两根连接线外的其余连接线的宽度之和,旁侧卡槽至少能容纳一根所述并线的位于外侧的连接线。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上方设置有弹簧,当定位块向下运动时弹簧被压缩。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和刀具的上下活动由气动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并线切割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通过传送机构传送并线,使并线连续地经过底座,至设定长度时,通过切割机构对并线进行切割。切割时,使定位块先落下,大切刀和小切刀略滞后于所述定位块而落下,定位块的中间卡槽和旁侧卡槽将并线的位于中间的连接线和位于外侧的两根连接线分开,大切刀可以将并线一刀全部切断,小切刀可将并线的位于中间的连接线切断而不会伤及位于外侧的两根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中旁侧卡槽的截面应比外侧连接线的横截面大一些,以使中间卡槽和旁侧卡槽分离连接线时,位于外侧的两根连接线有足够的向外移动的空间,保证小切刀切割时外侧两根连接线的安全性。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并线切割装置能够更加准确地将并线的切口处切成凹形,对并线切口处的损伤更小,使并线产品的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线头处呈凹形的并线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并线切割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并线切割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卡在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并线切割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1’、大切刀;2,2’、小切刀;3、定位块;31、中间卡槽;32、旁侧卡槽;4、底座;5、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金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金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0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基站定位防盗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蛋形不倒翁电子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