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0207.9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宏;乌力平;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B22D11/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坯连铸用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板坯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薄板坯纵向裂纹形成根源在于结晶器的弯月面区初生凝固壳厚度的不均匀性,主要是结晶器内钢水—坯壳—保护渣—铜板之间不均匀传热导致凝固不均产生,出结晶器后在二冷区裂纹会继续扩展。同时,纵裂主要产生在铜板宽面1/2~1/4处,与结晶器曲面对坯壳的应力也有一定关系。当前,薄板坯裂纹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控制钢水成分和温度来实现;2、通过控制浇注操作过程实现;3、通过控制出结晶器的薄板坯的运行来实现。
以上是当前薄板坯连铸在工艺操作中为减少纵裂采取的主要措施,但由于纵裂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薄板坯的生产质量受钢水成分和温度、浇注工艺、铸坯导向段冷却和设备状况综合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措施并不能比较圆满地解决薄板坯出现裂纹的问题。而薄板坯易产生纵向裂纹,轻者需特殊清理,重者会导致板卷封锁,甚至引发纵裂漏钢,给连铸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很大危害,并且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起到修复薄板坯上的裂纹的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包括钢包,结晶器,连铸导向扇形段,结晶器设置在钢包下方,连铸导向扇形段设置在结晶器下方,薄板坯出结晶器后,进入连铸导向扇形段,连铸导向扇形段上安装铸坯导辊组I和铸坯导辊组II,所述的铸坯导辊组I和铸坯导辊组II分别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铸坯导辊I和铸坯导辊II,所述的I铸坯导辊和铸坯导辊II均设置为带螺纹线的结构。
所述的铸坯导辊组I上靠近结晶器的一个铸坯导辊I设置为带螺纹线的结构,所述的铸坯导辊组II上靠近结晶器的一个铸坯导辊II设置为带螺纹线的结构,铸坯导辊组I和铸坯导辊组II上的其他铸坯导辊I和铸坯导辊II设置为光辊。
所述的铸坯导辊组I和铸坯导辊组II的铸坯导辊I和铸坯导辊II均由三节短棍组成,分别为短辊I、短辊II、短辊III,带螺纹线的铸坯导辊I和铸坯导辊II中位于两侧的短辊I和短辊III设置为带螺纹线的结构,位于中间的短辊II设置为光辊。
所述的短辊I和短辊III上的螺纹线设置为单线螺纹结构,短辊I上的单线螺纹设置为左旋转螺纹结构,短辊III上的单线螺纹设置为右旋转螺纹结构。
所述的铸坯导辊I和铸坯导辊II均采用X20Cr13QT材质制造。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相比于现有的生产设备,能够起到修复薄板坯上的裂纹的作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生产的薄板坯上,裂纹数量明显减少,划伤几乎全部消失。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设备的直接效益:减少漏钢损失、薄板坯上的裂纹减少;间接效益:提高公司薄板坯的产品质量;提高冷轧、镀锌、硅钢等系列产品基料质量;提升公司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辊I6(铸坯导辊II7结构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进行裂纹修复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钢包;2、结晶器;3、连铸导向扇形段;4、铸坯导辊组I;5、铸坯导辊组II;6、铸坯导辊I;7、铸坯导辊II;8、短辊I;9、短辊II;10、短辊III;11、大包;12、中间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薄板坯连铸用生产设备,包括钢包1,结晶器2,连铸导向扇形段3,结晶器2设置在钢包1下方,连铸导向扇形段3设置在结晶器2下方,薄板坯出结晶器2后,进入连铸导向扇形段3,连铸导向扇形段3上安装铸坯导辊组I4和铸坯导辊组II5,所述的铸坯导辊组I 4和铸坯导辊组II5分别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铸坯导辊I 6和铸坯导辊II7,所述的I铸坯导辊6和铸坯导辊II7均设置为带螺纹线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0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