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带钢板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9736.7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9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顺兵;史静;宋伟;齐春雨;李浩嘉;高浩;石江;王运辉;任君茹;王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2 | 分类号: | B21B3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钢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板带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带钢板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冷轧钢板下游客户(如汽车制造、家电制造、建筑行业等)对冷轧钢板的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对钢板板形即平直度的要求更加苛刻,因此,生产过程中板形的控制问题已成为世界性课题。板形的平直度涉及到轧机的形式、压下模式的选择、轧辊辊系变形、弯辊的控制及板形检测等一系列问题,而板形的控制则主要在于轧制或者平整以后的检查和反馈,通过检查和反馈来及时调整轧机、平整机等设备的相关工艺参数,最终保证钢板板形良好。在冷轧薄板生产线中,板形检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决定了最终产品是否能够交付给用户。
目前,冷轧薄板生产线上板形检测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线板形检测仪,但需要带钢在有张力的条件下才能检测板形,而实际使用时带钢的板形是在无张力条件下表现出来的,这种带张力的检测方式不能反映实际无张力时带钢板形情况;另一种方式是人工离线检查,即钢卷下线后剪切一块试样进行人工检查,但此种方式由于时间滞后,往往容易造成批量的板形缺陷问题,而且在人工取样过程中也容易造成钢板“人为”变形,所取试样不能反映真实在带钢板形状况。因此,以上两种方式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在线准确检测带钢板形的问题。
一般生产线中产品质量检查站使用普通日光灯进行照明,而普通日光灯亮度低,且在带钢表面有阴影,影响人员对带钢表面质量的检查结果,容易造成产品表面缺陷的错检和漏检,另外,由于无法在线检查带钢板形,经常出现下线后钢卷板形不合格的问题,经常形成质量异议。因此,采用一种能够在线检查带钢板形,同时能够为人工检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的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带张力状态下检测带钢板形不能反映实际无张力时带钢板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在线准确、清晰地检测带钢板形的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带钢板形的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水平检测平台、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水平检测平台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照明装置在所述水平检测平台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独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管和灯罩。
进一步地,所述灯管为LED灯管。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为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位于所述水平检测平台的正上方1-3米处。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检测平台为花岗石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检测平台的平面度为8×(1+d/1000)um,其中d为对角线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检测平台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度,并且能够保证在带钢表面质量检查区域形成“无影”的效果,为质检人员提供良好的照明。在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实现在线带钢板形及表面质量的检查,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准确、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检测平台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架,2、水平检测平台,3、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检测平台示意图,其包括:支架1、水平检测平台2、带钢下表面的活动支架1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检测平台2安装于活动支架1上,其为花岗石材质,依GB4987-85标准,水平检测平台2为1级平面度,具体为8×(1+d/1000)um(d为对角线mm)。该检测带钢板形的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3,具体参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示意图,照明装置3为由LED灯管组合而成的灯罩,灯罩材质为不锈钢,且表面经过抛光处理。照明装置3位于水平检测平台2的正上方2.0米位置处,照明装置由单独设计的独立开关进行控制,当多区域的LED灯管通电照明时,若个别区域不工作使用时,独立开关可以实现分区域控制LED灯管,实现节能。
实际工作时,生产线停车,将带钢张力降低为零,使带钢依靠自重与水平检测平台接触,此时可以目测或者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带钢板形即平直度。然后,检查带钢表面质量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9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水道口渗水排水密封装置
- 下一篇:高频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