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婴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8560.3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火美;徐王明;朱美珍;张育斌;吕焕培;陈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火美;徐王明;朱美珍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B62B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是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供儿童代步,便于父母携带儿童的工具,其车体内的空间可供儿童进行坐卧等活动。同时,其车体质量较轻,折叠、使用、携带较为方便,深受父母所喜爱;其一般车体设有车轮、推手、扶手和遮阳架,遮阳架具有保暖、遮阳、驱蚊等功能,扶手用于保护车体内儿童和便于儿童握持,推手便于推动车体。此类婴儿车,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0920266833.7,授权公告日2010年7月21日,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婴儿推车”。但此类婴儿车的功能一般较为单一。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0810243757.8,申请公布日2010年6月23日,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但上述婴儿车的功能未体现出摇篮、提篮等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功能较为单一,使用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该婴儿车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车体的一侧设有推手;该婴儿车的推动方式与现有同类婴儿车相同,通过推手推动车体移动。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篮座板,篮座板设有篮体,篮体设有提手;篮体与篮座板之间通过篮体两侧的篮体座与篮座板的篮体槽连接,连接处设有锁销;篮体内铰接设有靠背,靠背的后部铰接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另一端与篮体的定位孔相抵。这样,该婴儿车即将提篮和婴儿车结合,使其具有婴儿车功能的同时,亦具有提篮的功能。装卸锁销,即可使篮体和篮座板分离。篮体内和靠背套入垫层,该篮体即可具有现有同类婴儿车的舒适度和保暖性;卸除垫层,其即可用于炎热天气的使用。
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孔,篮体的内底部设有弹性凸纹,靠背孔与弹性凸纹对称。该篮体用于婴儿躺卧时,靠背的靠背孔与篮体的弹性凸纹扣合,从而不影响婴儿躺卧时的舒适度。同时,弹性凸纹提高了婴儿座于篮体内的舒适度。
所述篮体的篮体座和篮座板的篮体槽对应分别呈圆弧形。拔出篮体的篮体座与篮座板的篮体槽之间的锁销,从而便于推动篮体,使篮体如摇篮摆动,从而使该篮体具有摇篮的功能。
所述篮体与提手之间设有限位转件。即提手作为篮体的提携之外,限位转件使提手的转动后的位置固定,使提手亦可作为婴儿坐起时的篮体前扶手使用。
所述篮座板的一侧面设有座杆,车体设有座杆孔,篮座板的座杆一端插入车体的座杆孔。上述结构便于篮座板与车架之间的装卸,从而便于该婴儿车地进一步搬运;以及篮体和篮座板组合时脱离车体独立使用。
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网架。网架便于婴儿用品等物品的放置,以及临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装卸、搬运方便,功能多样,稳定性、安全性好;适合作为带摇篮、提篮功能的婴儿车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车体,101、推手,102、座杆孔,103、网架,2、车轮,3、篮座板,301、篮体槽,302、座杆,303、遮阳架孔,4、篮体,401、弹性凸纹,402、定位孔,403、篮体座,5、提手,501、限位转件,6、靠背,601、靠背孔,7、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婴儿车的车体1底部设有车轮2和网架103,车体的一侧设有推手101;车体的顶部设有篮座板3,所述篮座板的一侧面设有座杆302,车体设有座杆孔102,篮座板的座杆一端插入车体的座杆孔。篮座板设有篮体4,篮体设有提手5,篮体与提手之间设有限位转件501;篮体与篮座板之间通过篮体两侧的篮体座403与篮座板的篮体槽301连接,连接处设有锁销,篮体的篮体座和篮座板的篮体槽对应分别呈圆弧形。篮体内铰接设有靠背6,靠背设有靠背孔601,篮体的内底部设有弹性凸纹401,靠背孔与弹性凸纹对称;靠背的后部铰接设有定位杆7,定位杆的另一端与篮体的定位孔402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火美;徐王明;朱美珍,未经朱火美;徐王明;朱美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8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式油雾自动喷涂机
- 下一篇: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注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