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8534.0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段平;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新发工业区第三排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对 二合一 sim 卡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
背景技术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在其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现有的二合一SIM卡座采用两个SIM卡座叠加来兼容两张SIM卡,由于是简单的叠加,插卡方向一致,因而厚度较厚,已不符合移动电话轻薄化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厚度较薄,符合移动电话轻薄化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包括上盖、第一连接端子、注塑体、第二连接端子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注塑体围合成一用于容置第一SIM卡的正插入腔体,所述下盖与注塑体围合成一用于容置第二SIM卡的反插入腔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固定在注塑体的一面上并位于正插入腔体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固定在注塑体的另一面上并位于反插入腔体中。
其中,所述卡座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二SIM卡插拔的滑盖,所述滑盖置于所述反插入腔体中。
其中,所述正插入腔体和反插入腔体的开口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正插入腔体内设置有与第一SIM卡缺角相适配的凹部,所述反插入腔体内设置有与第二SIM卡缺角相适配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分别设置在注塑体的两面,共用注塑体,达到做薄二合一SIM卡座的目的,符合移动电话轻薄化的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的仰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上盖 11、第一连接端子
12、注塑体 13、第二连接端子
14、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包括上盖10、第一连接端子11、注塑体12、第二连接端子13和下盖14,上盖10与注塑体12围合成一用于容置第一SIM卡的正插入腔体,下盖14与注塑体12围合成一用于容置第二SIM卡的反插入腔体,第一连接端子11固定在注塑体12的一面上并位于正插入腔体中,第二连接端子13固定在注塑体12的另一面上并位于反插入腔体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反对插式二合一SIM卡座,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分别设置在注塑体的两面,共用注塑体,达到做薄二合一SIM卡座的目的,符合移动电话轻薄化的发展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座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二SIM卡插拔的滑盖(图未示),滑盖置于反插入腔体中。通过设置滑盖,可以将卡放入到滑盖的抽屉内,吻合地插入到反插入腔体中。拔卡时,向外拉动抽屉,将卡拔出,让抽屉放回原位,滑盖通过限位机构带动第二SIM卡完成插拔。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设置带动第二SIM卡完成插拔的滑盖,也可以设置带动第一SIM卡完成插拔的滑盖,只要是利用滑盖的限位作用带动SIM卡完成插拔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正插入腔体和反插入腔体的开口方向相反。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开口相反的实施方式,只要是利用共用注塑体,达到做薄二合一SIM卡座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正插入腔体内设置有与第一SIM卡缺角相适配的凹部,反插入腔体内设置有与第二SIM卡缺角相适配的凹部。通过设置正插入腔体和反插入腔体内的凹部,达到防呆设计。客户在插卡时,如果插入方向相反,则不能将SIM卡吻合地插入到正反插入腔体中去,避免因插入方向相反导致的各种电气化问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8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