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7590.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蔡秋雄;田凤英;黄茂全;江志成;古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08;B32B3/1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织布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布料方面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重量轻、不粘皮肤及遇水不会产生严重膨润有皱折的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习知的透湿防水织布,如图2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一基布层4及一透湿防水层5,该透湿防水层5由防水胶50涂覆或贴合于该基布层4的内侧面而成。
然而,该透湿防水层5虽已具备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性,使得该透湿防水层5能防止雨水由外侧面侵入,以及使水蒸气由内侧面向外侧排出,却不具吸湿快干的特性。所以当其应用于衣服上时,虽然雨水无法侵入,汗水的水蒸气也可排出,然而一但汗水多而聚集成较大分子的汗珠时,却是无法透过其排出于外部。因此其不具干爽及舒适的特性。另外该防水胶整面的涂覆于该基布层4内侧面会使该透湿防水层5不具有立体感。而且,该防水胶也会造成该透湿防水层5容易粘皮肤及互相贴粘的情形,因此一般在作成衣服用的布料时,还需另外于该透湿防水层5内侧面加设一层内衬(里布),而如此又大幅增加成本。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上述的各项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性佳、快干且不粘皮肤且可降低制衣成本的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包括一基布层、一透湿防水层及一吸水层,该透湿防水层为透湿防水胶,并且形成于该基布的内侧面,使水无法透过,并使水蒸气可以透过,该吸水层由结合胶与吸水粉末混合而成,该吸水粉末亲水性优良且并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
如此,当将本实用新型的透湿防水织布制成衣服时,不但可利用透湿防水层来防止雨水侵入及可排出汗水的水蒸气,而且更是可利用该吸水层内亲水性优良并具高能力吸水特性的吸水粉末来吸收大量的汗水,使汗水经吸水层吸引后化为较小的水分子并经透湿防水层排出,使得大量流汗时不会有湿答答的感觉,而使穿着上较为舒适,另外该吸水层也不会粘皮肤,且又具有立体感,进而可因此节省内衬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习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布层;2-透湿防水层;3-吸水层;30-结合胶;31-吸水粉末;4-基布层;5-透湿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一基布层1及透湿防水层2及一吸水层3,其中:该基布层1,可为Nylon(尼龙)织物、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PP(聚丙烯)织物、PAN(聚丙烯腈)织物、棉织物、T/C(聚酯纤维及棉的混纺)织物、Rayon(粘液嫘萦)织物、Silk(丝)织物、麻织物或羊毛织物等其中的一种;该透湿防水层2,将透湿防水胶以涂覆或贴合的方式形成于该基布层1的内侧面而成,使水无法透过,但水蒸气可以透过,该透湿防水胶可为湿式及干式微多孔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干式乳化型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湿式微多孔Acrylic(亚克力纤维)树脂、干式乳化型Acrylic(亚克力纤维)树脂、湿式微多孔PE(聚乙烯)树脂、干式乳化型PE(聚乙烯)树脂、水溶性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水溶性Acrylic(亚克力纤维)树脂中的其中之一;该吸水层3,由结合胶30中混有1%~30%吸水粉末31而成,该吸水粉末31的粒子直径为1~1000μm,且该吸水层3并以有颜色有图案的方式呈点状涂覆或印刷于透湿防水层2的内侧面的整面,使得各点状间的间隙可供蒸气顺利排出,而各点状又具有足够大的面积可供达到较佳的吸水效果。该结合胶30可为乳化型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乳化型Acrylic(亚克力纤维)树脂、微多孔PE(聚乙烯)树脂、微多孔水性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亲水型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亲水型Acrylic(亚克力纤维)树脂、亲水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的其中之一。该吸水粉末31亲水性优良且并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该吸水粉末31可为天然纤维或无机材料或是两者混合,该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毛该无机材料包括氯化钙、氯化镁、TiO2(二氧化钛)、Silica(二氧化硅)、Mg(OH)2(氢氧化镁)、Ca(OH)2(氢氧化钙)、CaCO3(碳酸钙)、CaO(氧化钙)等。
请配合参考以下的图表,可得知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的特殊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下述的诸多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7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装配的氙气灯灯座
- 下一篇:一种电磁脱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