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锂电池的智能能量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602.X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铨欣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电池 智能 能量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管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太阳能锂电池的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生活方式。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太阳能的分布随时间,空间不断的变化,在多数应用场合不能直接用于负载供电,这就需要电池储能,然后释放出稳定电力供给负载。储能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等。
相对于铅酸电池,锂电池有着不同的特性,其中一个需要关注的特性就是:锂电池在电量不足时,如果接上负载,则电池端电压会急剧下降,无法正常供电。在很多场合,需要先检测电池电压,然后决定是否接入负载。如果锂电池电量不多,但是测量电压发现仍在最低门限值以上,则会导致操作者误认为可以接负载,但是接入负载之后电压却急剧下降;断开负载后,电压又恢复正常。如果操作者进行多次断开接入负载操作,则可能对电池和负载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影响电池或负载的寿命或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感应人体,并更加科学使用电能的花园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智能能量管理装置,其包含充电电池组,充电电池组连接太阳能板和负载,充电电池组通过第一开关连接太阳能板,并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负载,该第一、第二开关及充电电池组连接单片机控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技术成熟的单片机对于锂电池进行管理控制,可以减小误判率,减轻甚至避免电池或负载可能受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运作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智能能量管理装置,其包含充电电池组1,充电电池组1连接太阳能板2和负载3,其重点在于,充电电池组1通过第一开关S1连接太阳能板2,并通过第二开关S2连接负载3,该第一、第二开关S1、S2及充电电池组1连接单片机控制板4,利用该单片机控制板来对充电放电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单片机控制板决定开始或者结束对充电电池组进行充电,则发送信号闭合或断开第一开关;如果决定开始或者结束充电电池组的放电,则发送信号闭合或断开第二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利用技术非常成熟的单片机来对充放电进行控制。单片机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利用单片机控制板将充电器和放电器的功能于一身,作为放电器时,可以通过单片机程序避免现有技术部分提及的电量误判问题。一方面,通过单片机程序,对电池放电情况进行监测,可以计算电池累积放出的电量,对电池组剩余电量进行估计,以预测电池后续的供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电池放电电压门限值,在电池放电量尚未达到真正导致电压剧降的状态之前,考虑断开负载连接。两个方面的措施相结合,可以减小误判率,减轻甚至避免电池或负载可能受到的影响。充放电一体化的控制还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锂电池和太阳能,降低控制系统成本和减小尺寸。利用单片机便于编程的特性,开发算法,协同控制充电和放电,比起单独开发充电控制器和放电控制来,集成度高,控制更有效。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运作参考图。充电电池组初始状态置为放电状态,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电池电压电流等信号,判断电池的当前的实际状态,当满足状态转换的条件后,就转换到下一个状态中去。
图2中各个条件的含义如下。
条件1:充电电池组电量低,小于放电下限值。
条件2:充电电池组电量高,大于充电上限,无需再充。
条件3:充电电池组电量低,不可继续放电。
条件4:充电电池组电量未满,但大于放电下限小于充电上限,可充可放。
条件5:充电电池组电量未满,但大于放电下限小于充电上限,可充可放。
条件6:充电电池组电量高,大于充电上限,无需再充电。
图3中的各个状态的含义如下。
充电:太阳能板与充电电池组连接充电,但不对负载放电。
放电:充电电池组连接负载,对其供电,但不连接太阳能板充电。
充放电:充电电池组同时连接太阳能板和负载,充电和放电过程同时进行。
运用上述算法对锂电池组的充放电协同控制,可以方便地将充电和放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锂电池容易导致误判的特性而造成的影响,实现太阳能和电池组的充分有效利用。
上述算法及运行原理均可以通过单片机实现,其并非本案发明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想到,并且可以做出任意改进,在此不再赘述,也不应该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铨欣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铨欣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