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哑铃形磁力搅拌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597.2 | 申请日: | 201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倪生良;陈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08 | 分类号: | B01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哑铃 磁力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哑铃形磁力搅拌子。
背景技术
磁力搅拌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使溶液或悬浊液搅拌方式,可加热与搅拌同时进行。利用磁场和涡流原理,将液体及磁力搅拌子放入容器后,当底座产生磁场后带动磁性搅拌子成圆周转动,从而搅拌液体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搅拌子在磁力搅拌中起到混合反应物和使反应体系的热量及时得到传导作用。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普通磁力搅拌子为长柱形和椭球形,在粘稠性液或难溶固体物存在液体中搅拌时,有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1、与容器底部的接触面较大,受到的阻力较大,易使搅拌子转动受阻而停止搅拌;2、搅拌子与容器底部空隙小,不易使涡流液体倒流,而产生较大阻力,搅拌效果不佳;3、在搅拌子高速转动时,易使液体飞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哑铃形磁力搅拌子,该设计既减小了搅拌过程中转动阻力而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又节省了制造磁力搅拌子原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哑铃形磁力搅拌子,两端粗、中部细的类似于哑铃对称结构的磁力搅拌子,以聚四氟乙烯材料为外壳层包裹内部磁性实体,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哑铃形磁力搅拌子内部为磁性实体结构,对称性的两端粗、中部细、长度范围为2~6厘米的磁力搅拌子。
由于磁力搅拌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搅拌方式,有时需要在粘稠液体或阻力较大的液体中进行反应溶液体系搅拌,例如胶状物、悬浊液等。比较于现有的长柱形、椭球形磁力搅拌子,哑铃形搅拌子在溶液中能减小与容器壁的接触面,中部细小处的空隙易使液体、固体细颗粒物形成倒流涡流,高速转动时不易使液体向外飞溅,由于中部的体积减小,从而节约制作原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搅拌效果良好、不易使液体飞溅、节约原材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向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C向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3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D-D向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E-E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哑铃形磁力搅拌子,包括磁力搅拌子聚四氟乙烯材料外壳层1和被外壳层1包裹的内部磁性实体2,两端是一双对称性的哑铃形搅拌臂,搅拌臂形体由两端向中间半径渐渐收缩约二分之一后融合一体,各搅拌臂长度占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实施例2
如图4、图5、图6所示,哑铃形磁力搅拌子,包括磁力搅拌子聚四氟乙烯材料外壳层1和被外壳层1包裹的内磁性体部分2,中部是细的长度比例占五分之一的磁力搅拌子轴,两端是粗的长度比例占五分之二为磁力搅拌臂,圆柱体的搅拌轴连接两端圆柱体的搅拌臂。
实施例3
如图7、图8、图9所示,哑铃形磁力搅拌子,包括磁力搅拌子聚四氟乙烯材料外壳层1和被外壳层1包裹的内磁性体部分2,中部是细的长度比例占五分之一的磁力搅拌子轴,两端是粗的长度比例占五分之二为磁力搅拌臂,圆柱体的搅拌轴连接两端正六棱柱体的搅拌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