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位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机顶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16523.9 | 申请日: | 2012-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秦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H04N21/426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电路 具有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位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机顶盒。
背景技术
在机顶盒、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产品或其他电子产品中,经常需要一个外围复位电路帮助整个电路系统正常运行。
目前,复位电路一般采用复位芯片来实现。虽然复位芯片非常多,但是使用复位芯片成本较高,且复位芯片通用性差,针对不同的电路方案需要选择不同的复位芯片,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因芯片工作电压不稳定而造成产品频繁重启,影响复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采用复位芯片构建复位电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复位电路,该复位电路通过分立元器件搭建而成,成本低,通用性强,可作为不同电路方案的复位电路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复位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充电电源,提供电容充电电压及复位信号高电平;
充电电阻和充电电容串联构成的充电支路,充电支路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源,另一端接地;
第一可控开关,其控制端连接充电电容的正极,其电流流入端一方面连接所述充电电源,另一方面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其电流流出端接地;
第二可控开关,其电流流入端一方面连接所述充电电源,另一方面连接复位信号输出端子,其电流流出端接地。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为防止复位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的复位信号对后续复位电路芯片造成冲击,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电路的电流流入端连接有限流电阻,进而经限流电阻连接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子。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为避免因电压不稳造成可控开关误导通,在所述充电电容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一滤波电路单元。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单元包括有第一滤波电容,第一滤波电容并联在所述充电电容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为保证充电电容在充电电源断电瞬间迅速放电,在所述充电电容与所述充电电源之间还连接有一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充电电容的正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充电电源。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为避免其他信号对复位信号造成干扰,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有第二滤波电路单元,第二滤波电路单元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流电阻与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线上,另一端接地。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单元包括有第二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流电阻与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线上,另一端接地。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所述充电电容优选为电解电容。
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上述可控开关可以选用三极管来实现,具体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包括有第一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包括有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一方面连接所述充电电源,另一方面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机接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一方面连接所述充电电源,另一方面连接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子,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机顶盒,包括主板,在主板上设置有上述所述的复位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分立的元器件搭建复位电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系统复位信号,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用性较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电路方案的机顶盒等产品中。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该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复位电路包括有充电电源P1,充电电源P1连接有充电电阻R5和电解电容C22串联构成的充电支路,其中,电解电容C22的正极连接充电电阻R5、进而经R5连接充电电源P1,而电容C22的负极接地。充电电源P1提供一个充电电压,通过充电电阻R5为电解电容C22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扩音电话闭锁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