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变电站用屋顶种植屋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339.4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炯;潘洪垚;杨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变电站 屋顶 种植 屋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变电站用屋顶种植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种植介质是屋面种植的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要求所选用的种植介质应具有自重轻、不板结、保水保肥、适宜植物培育生长、施工简便和经济环保等性能。一般可选用种植土、草炭、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细砂和经过发酵处理的动物粪便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置而成。
种植屋面用种植土有别于普通种植土,不同类型的种植土需要考虑如下重要技术指标:颗粒粒径小于0.063mm的含量、种植土的干密度、最大湿密度、种植土的含水量、种植土中水的渗透性、种植土的pH值以及种植土的有机物含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经验显示,种植屋面用种植土无需“过肥”,有机物含量不要过高,避免屋面承受不必要的植物生长增重。
种植土可选用田园土、改良土或无机复合种植土,不得使用建筑垃圾和被污染的土壤。田园土即自然土或农耕土,适宜运用于地下室顶板;改良土是在田园土中掺入轻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适用于楼房屋面绿化;复合种植土是由覆盖层、种植育成层、排水层组成,适用于屋面轻型绿化,但价格较高。
德国种植屋面的土层一般在260-450mm之间,即使是种大树,土层的厚度也只在6000-1000mm之间。植物根据当地气候和降雨进行选择,尽量减少人工维护的工作;浇灌用水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和中水系统,通常不用自来水。
德国商业银行大厦的种植屋面,种植乔木的树坛种植土高度约900mm,种植灌木的种植土高度约350mm,采用150mm厚的砾石作排水层,种植土饱和水时的容重约1000kg/m3。选择植物的要求是四季生长,同时生长速度要慢;养护要求低,不用太多的肥料和水分,能活就行,使养护成本尽量降低。
德国主要强调种植屋面的绿化效果,不追求人工的景观;强调使用成本的低廉,采用一些不需要充足养分和水分、避免生长速度快、不需要人工经常修整的植物,该省的就省。但在建筑物的防水施工中,他们却非常舍得投入,力求工程达到完美的效果。
植被层应根据屋面大小、坡度、受光条件、绿化布局、观赏效果、后期管理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特别注意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强的植物和速生植物,以及根系发达,对防水层有较强侵蚀作用的植物,如松、柏、榕树等。种植乔木、大型灌木时,宜局部增加种植土的厚度。另外,因为特定的绿化地点,植株必须要抗旱,这样可以相对减少浇水的次数,以适应种植屋面的特定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功能多样化、可以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地下变电站用屋顶种植屋面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下变电站用屋顶种植屋面系统,该屋面系统包括:
地下变电站顶板;
找坡层:设置地下变电站顶板上,为陶粒混凝土层;
防水层:为两层结构,设在找坡层上;
隔离层:设在防水层的上部;
保护层:为内嵌有双向钢筋网的细石混凝土层,设在隔离层上;
排水层:凹凸排水板,设在保护层上;
过滤层:设在排水层上;
覆土层:设在过滤层上。
所述的找坡层的找坡度为2%,最薄处厚度为30mm,1∶3水泥砂浆压光。
所述的防水层由两层卷材构成,上层的卷材为厚度4mm的铜复合胎基改性沥青(SBS)根阻防水卷材层,下层的卷材为厚度为3mm的热熔性改性沥青(SBS)防水卷材层或厚度为2mm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层。
所述的隔离层为厚度20mm的水泥砂浆层。
所述的保护层的厚度为40mm。
所述的排水层厚度为10-20mm。
所述的过滤层为聚酯毡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实现排水功能,使得屋面上种植的植被的根部不会发生腐烂,另一方面,采用的过滤层能够防止渗入水将细土和基质成分从植被支撑层冲走,形成泥浆,第三,能够有效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结构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