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成形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285.1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菊森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拓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8B21/00 | 分类号: | B28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成形单元,用于制造PC套管的制造装置中。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一种管成形单元,该管成形单元用于制造PC套管的制造装置中,包括:机架;一端部支撑于机架的中心轴;设置在中心轴上的轴承部件;通过所述轴承部件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周围、且从上述中心轴的轴向看配置成以上述中心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状的多根的可弯曲轴。
但是,这种管成形单元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管成形单元的长度一般较长,成形后的管难以迅速地从管成形单元上离开,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且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或者滚子单元之间的摩擦较大,增加了电动机的转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成形单元,能够使成形后的管迅速地从管成形单元上脱离,提高管的生产效率,且能够减少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或者滚子单元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管成形单元,用于制造PC套管的制造装置中,所述管成形单元包括:机架;一端部支撑于机架的中心轴;设置在中心轴上的轴承部件;通过所述轴承部件以规定的间隔螺旋状卷绕在所述中心轴的周围、且从所述中心轴的轴向看配置成以所述中心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状的多根的可弯曲轴,所述可弯曲轴形成的圆周的直径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越靠近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部越小,所述可弯曲轴上设置有多个滚子单元,所述滚子单元由被耐磨耗处理的多个成排的滚子构成,通过表面经过光滑性处理的、且硬度小于所述可弯曲轴或者所述滚子单元的轴衬,所述可弯曲轴或者所述滚子单元的末端部安装在轴承部件的凹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成形单元,所述轴衬为C字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成形单元,所述轴承部件的凹部的径长小于所述轴衬的径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成形单元,所述管成形单元倾斜成所述中心轴的一端部侧高于另一端部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成形单元,位于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部侧的滚子单元中的宽度和直径比其他的滚子单元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成形单元,所述可弯曲轴为三根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为,如技术方案1-6所述的管成形单元,所述PC套管为PO制PC套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成形后的管迅速地从管成形单元上脱离,提高管的生产效率,且能够减少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或者滚子单元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同一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的正视图。
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的轴承部件的局部放大图,a是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的分解图,b是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的组装图。
图3是同一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的滚子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同一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的正视图,在图1中省略表示了设置在可弯曲轴上的滚子单元。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的轴承部件的局部放大图,a是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的分解图,b是轴承部件与可弯曲轴的组装图。图3是同一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的滚子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管成形单元用于制造PC套管的制造装置中。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管成形单元包括:机架2;一端部支撑于机架2的中心轴3;设置在中心轴3上的轴承部件31;通过轴承部件31以规定的间隔螺旋状卷绕在中心轴3的周围、且从中心轴3的轴向看配置成以中心轴3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状的多根的可弯曲轴4,可弯曲轴4形成的圆周的直径沿中心轴3的轴向越靠近中心轴3的另一端部越小,可弯曲轴4上设置有多个滚子单元5,滚子单元5由被耐磨耗处理的多个成排的滚子51构成,通过表面经过光滑性处理的、且硬度小于可弯曲轴4或者滚子单元5的轴衬11,可弯曲轴4或者滚子单元5的末端部安装在轴承部件31的凹部内。
具体来说,各可弯曲轴4的一端部枢轴支承于机架2的各轴承部7上,且一端部的顶端上固定有小齿轮8,与这些小齿轮8啮合的内齿大齿轮9固定在原动轴10上。通过小齿轮8和内齿大齿轮9,原动轴10的旋转动力输送到可弯曲轴4上。
这些轴承部件31为六角形的板状,在每个轴承部件3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与可弯曲轴4的数量对应的凹部,在本实施形态中,可弯曲轴4为六根,所以凹部也相应地为六个。可弯曲轴4螺旋状地卷绕在中心轴3的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拓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拓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防坠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坯全自动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