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瓦机的机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251.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通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0 | 分类号: | B28B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450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瓦机 机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瓦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结构。
背景技术
榫筒瓦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瓦片种类,其型构易于施工且利于防雨水,曾大量适用于古建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房屋的装修和仿古建筑的流行,使得带榫筒瓦的需求越来越大,有的生产厂家曾采用机械挤压坯人工粘榫的方法制作带榫筒瓦,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粘上的榫也容易变形,模具磨损修复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一次可出两块带榫筒瓦,生产效率高的制瓦机的机头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制瓦机的机头结构,该机头为带榫头结构,制瓦机包括内模、外模、压榫滑块、外模出泥口端面处的滑架、以及设在出坯口前面的瓦坯输送台,滑架固定在外模上,内模为圆柱状,由内衬及套在内衬上的筒模组成,内膜套置于外模中,两模中心线重合;压榫滑块为两个,呈对开式安装在滑架上,通过由操作杆滑轮、钢丝组成的操纵装置控制。
作为优选,瓦坯输送台与坯口之间设置有理坯管,瓦坯输送台的横截面为弧形。
作为优选,内模两侧各设一分割刀。
作为优选,理坯管内壁两侧各设一分割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次可分出两块瓦,工效比原设备提高一倍,坯体晾晒不易变形,模具磨损后便于修复,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下降,市场竞争力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适用于砖瓦机的一出二带榫筒瓦机头包括带榫头的内模2、外模3和压榫滑块5及设在出坯口前面的瓦坯输送台6组成,瓦坯输送台的横截面为弧形,以利于坯筒的输送;外模3通过法兰安装在练泥机或砖瓦机的出泥口1上,其中:内模2为圆柱状,是由内衬及套在内衬上的筒模组成外模3为圆筒状,两模的中心线重合,在内模2两侧各设有分割刀,两个压榫滑块5呈对开式安装在外模出泥口端面处的滑架9上,滑架固定在外模3上,两个压榫滑块5的同时开合通过由两个操纵杆12、滑轮11、钢10丝组成的操纵装置控制,两个操纵杆分别与滑架、压榫滑块相连接,固定在相对应侧的钢丝上,以保证带动压榫滑块的同时开合,该操纵装置可采用手动方式控制,即手压下、抬起操纵杆,也可以使电驱动来完成开合。
本机头的工作过程为:泥料在主机的挤压作用下从内外模腔中呈筒状挤出,通过压榫滑块5的开合压出榫头,同时通过设在内模2上的分割刀在挤出坯筒时划出分坯线之后通过理坯管和坯瓦输送台6,送入切坯环7由切弓8(即钢丝)切成标准长度,待坯筒晾晒干后掰为两块带榫筒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通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通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