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025.4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坤;李乐华;王鹏;邓平华;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及其 顶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包含该顶盖结构的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可充电的二次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等,这为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一般需要使用具有大容量的动力电池。为了保证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一般需要使用金属外壳。
具体来说,动力电池一般包括动力电芯和用于容纳所述动力电芯的金属外壳,动力电芯前端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金属外壳一般包括外壳主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正极柱、负极柱和注液孔。装配时,先将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柱和负极柱焊接连接,然后将电芯置于外壳主体内,并将顶盖与外壳主体焊接密封,组装成半成品电池。再经过注液、化成和容量等一系列工序即得到动力电池。
其中,现有动力电池顶盖为了实现电池的密封和绝缘以改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一般会在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与顶盖片的上表面之间设置上绝缘体,在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和顶盖片的下表面之间设置下绝缘柱,在下绝缘柱和顶盖片之间还会设置密封圈,以保证密封。
但是目前常用的动力电池顶盖很多都是通过螺母把极柱固定在顶盖上,整个极柱及螺母等暴露在外面。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电池翻倒而碰到另外一个电池壳体上或其它金属板上,造成短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以及包含该顶盖结构的动力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片、极柱、下绝缘柱、密封圈和上绝缘体,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注液孔、极柱孔和防爆阀,所述极柱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向上延伸的柱体部,所述下绝缘柱安装在极柱的基部上,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极柱上且位于顶盖片下方,所述上绝缘体套设在极柱上且位于所述顶盖片上方,所述极柱密封安装在极柱孔内,所述极柱的柱体部上方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表面的绝缘层。螺母把极柱、上绝缘体、密封圈、下绝缘柱与顶盖片固定为一体。
其中,顶盖片是由不锈钢或铝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上绝缘体与下绝缘柱是由耐高温且强度高的陶瓷等绝缘材料制成的。所述密封圈是由氟橡胶等耐高温、耐腐蚀的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为硬质绝缘膜或塑胶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母的材质为铝,所述硬质绝缘膜为在螺母表面经氧化处理得到的三氧化二铝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绝缘层为包覆在螺母本体表面的聚丙烯(PP)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这两种材质的绝缘层具有耐高温和耐电解液的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μm-10mm。若绝缘层的厚度太小,则绝缘作用步显著,且则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容易刮破,导致绝缘形不好;若绝缘层的厚度太大,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下绝缘柱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母表面处理一层绝缘层(如硬质绝缘膜或塑胶绝缘层等),使正负极柱外露面积大大减小,能较好的防止运输过程中及生产过程中电芯正负极与外部金属同时接触短路,改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成本低,利于电池的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芯、用于容纳所述动力电芯的金属壳体,以及灌注于金属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动力电芯的前端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密封连接的外壳主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为上述段落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动力电池由于采用了设有绝缘层的螺母,使的正负极柱外露面积大大减小,能较好的防止运输过程中及生产过程中电芯正负极柱与外部金属同时接触短路,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