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热屋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004.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杜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A01G1/00;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阻热屋顶结构,主要对室内进行保温,从而减少建筑能耗。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近百座大型公共建筑用能情况的调查,发现其单位面积用电量是城市普通住宅用电量的10~20倍。建筑总面积不足我国城镇民用建筑面积5%的大型公共建筑,其用电量约占我国建筑用电量的25%。可见公共建筑用能巨大,浪费严重。因此,研究降低公共建筑能耗技术意义重大,不仅要贯彻到新建建筑,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很多,但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主要以屋顶、外墙、外窗为主,屋顶是直接受热的部分,因此首先需要对屋顶结构进行改造,以提高屋顶的阻热保温效果。常见的屋顶结构为: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层+找坡层(最薄处厚30mm)+找平层(15mm厚水泥砂浆)+柔性防水层(1.2mm厚)+隔热层(30mm厚硬泡聚氨酯)+刚性防水层(40mm厚C20细石钢筋混凝土)+面层(5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在此结构下,其传热系数K=1.052w/m2·k。在我国南方地区,全年平均温度在20℃左右,冬季无需采暖,夏季日照较强,模拟计算可得,建筑全年累计冷负荷指标为212.23kW·h/m2,以空调能效比2.7折算,空调年耗电量为78.6kW·h/m2。因此,我们需要对屋顶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屋顶的阻热能力,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以此减少空调的能耗,降低冷负荷指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热屋顶结构,通过结构的改进,提高阻热能力,降低室内冷负荷指标,减少空调的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热屋顶结构,包括混凝土层、防水层、隔热层及面层,所述面层之上设置第二隔热层,该第二隔热层上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设置植被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隔热层由厚硬泡聚氨酯构成,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厚度在50~70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土壤层厚度为20~40毫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隔热层及土壤层、植被层,第二隔热层一方面提高屋顶阻热能力,减少土壤层储水对屋顶防水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为土壤层及植被层提供了种植基础,延长植被的寿命;
2、屋顶上设置植被层,利用植物对室内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降低冷负荷指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各类屋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层;2、防水层;3、隔热层;4、面层;5、第二隔热层;6、土壤层;7、植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阻热屋顶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防水层2、隔热层3及面层4,所述面层4之上设置厚度为60mm的第二隔热层5,该第二隔热层5由厚硬泡聚氨酯构成,第二隔热层5上设有30mm厚度的土壤层6,所述土壤层6上设置植被层7,该植被层7为草坪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屋顶上喷涂60mm厚硬泡聚氨酯,K=0.04w/m2·K。其上再加厚30cm的土壤、热阻R=0.17w/m2·K,a=0.4的植被,屋顶的传热系统K=0.335w/m2·k。
实施例二:一种阻热屋顶结构,包括混凝土层、防水层、隔热层及面层,所述面层之上设置50mm的第二隔热层,该第二隔热层上设有20mm的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设置植被层,该植被层为草坪式。
实施例三:一种阻热屋顶结构,包括混凝土层、防水层、隔热层及面层,所述面层之上设置70mm的第二隔热层,该第二隔热层上设有40mm的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设置植被层,该植被层为草坪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式滑模平台
- 下一篇:防瓷砖脱落建筑斜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