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清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218.8 | 申请日: | 201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谢恩芝;熊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2 | 分类号: | B65D88/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运输车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清料装置。
背景技术
粉粒物料运输车广泛应用于粉煤灰、水泥、干混砂浆、石灰粉、矿石粉等粉粒物料的运输。在工作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经取力器、传动轴等传动装置传递给空气压缩机,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或外接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室进入罐体内,经过流化装置(或流化床)将粉粒物料流化,出于罐体内外产生的压力差,粉粒物料随空气一起沿着卸料管路输送到罐体外的预定位置。
但由于粉粒物料容易受潮、流化装置存在流化死角以及粉粒物料的压实作用,容易造成粉粒物料粘结在罐体的内壁面上而无法排出。此外,由于长时间通过气力输送粉粒物料,供粉粒物料流化用的气室中也容易存在大量粉尘,造成气室的利用率降低,使帆布的透气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清料装置,以实现对粘结在罐体内的粉粒物料进行快速清除,进一步地,还可实现对气室中的粉尘进行快速清除。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清料装置,该清料装置包括由流化床、封头和进气管形成的气室,其中,所述流化床的物料侧与外界之间设有清料通道,所述清料通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室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清料通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流化床的底部和所述封头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的底部设有带第二通孔的连接板,所述清料通道的一端在所述连接板的气室侧与该第二通孔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物料侧还设有用于盖住所述第二通孔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清料通道具体为圆管。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设有清料口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的气室侧与所述封头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气室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封头上,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平行于所述流化床中的多孔板或者指向所述封头的其他位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该粉粒物料运输车的罐体上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清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清料装置在流化床的物料侧与外界之间设有可将外界与罐体内相连通的清料通道,当需要对粘结在罐体内的残余物料进行清理时,可打开清料通道,打扫罐体内的残余物料使其通过该清料通道排出,如此便提高了清理罐体内残余物料的便捷性;此外,在清料通道上还设有可与气室相连通的通孔,当需要对气室内的粉尘进行清理时,可关闭清料通道与流化床物料侧连通的一端并打开清料通道的出口端,再通过进气管对气室进行吹气,使得气室内的粉尘通过清料通道上的通孔排出至外界,如此便可实现气室内粉尘的快速清理,既提高了帆布的透气性能及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气室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清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清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清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清料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清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清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清料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清料装置的仰视图。下面根据描述的需要结合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部等)以相应部件于正常工作时的状态为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流化床/封头的底部是指流化床/封头在工作状态时其最低位置处附近的区域,气室侧是指靠近气室的一侧,物料侧是指靠近罐体内的一侧,外界是指罐体外的大气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FRP卧式油罐设备
- 下一篇:互联网ICH / ICT 软件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