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211.6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7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紫谦;何志超;孙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紫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漂浮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漂浮物的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对于水面的漂浮物进行收拢、汇聚的漂浮物收集船。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湖泊等水面漂浮的蓝藻、垃圾或者其他物品进行收集处理的方法大多是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之后进行外运,或者采用水泵抽取表层漂浮物上岸、外运,但是打捞上岸的漂浮物含水率高,所以处理蓝藻的效率不高、运输量大,能耗高。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采用收集船进行收集,收集船收集满后,将漂浮物运到岸边进行处理,但是,收集船来回往返,浪费了时间,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三船式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船和位于收集船前部的收集装置,所述的收集船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托运船,托运船与收集船之间通过传送装置相接。
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位于收集船前部的收集爪,收集爪通过传送带与收集船相接。
所述的收集爪通过槽型钢架、连杆安装于收集船上。
所述的收集爪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挡罩及清杂部件,挡罩及清杂部件通过液压马达提供动力。
所述的传送带通过设置于收集船上的电机和皮带轮提供动力。
所述的传送带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挡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收集效率高的特点,收集船可不断的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收集,水面漂浮物收集后可统一存放于托运船上,当托运船满后,托运船可脱离收集船,并运行至岸边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托运船返回收集船,而此时,收集船不间断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船和位于收集船前部的收集装置,所述的收集船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托运船12、13,托运船12、13与收集船之间通过传送装置11相接。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位于收集船前部的收集爪1,收集爪1通过传送带4、5与收集船相接。所述的收集爪1通过槽型钢架6、连杆7安装于收集船上。所述的收集爪1和传送带4、5之间设置有挡罩及清杂部件2,挡罩及清杂部件2通过液压马达3提供动力。所述的传送带4、5通过设置于收集船上的电机9和皮带轮8提供动力。所述的传送带4、5和传送装置11之间设置有挡刷10。
当船体向前运行时,如图1所示,收集爪1收拦大量的水面漂浮物,通过液压马达3带动的清杂部件2转动,将水面漂浮物甩到传送带4、5上。由传送带4、5运输到收集船上,经过挡刷10将水面漂浮物清理下来,到船上的传送装置11上,再由传送装置11运输的托运船12、13上来,由其运回上岸。其中槽型钢架6与连杆7构成移动副可以调节槽型钢架6的高度从而调节收集爪1的高度。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范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作各种简单变形与修饰,均应包含在以上申请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紫谦,未经赵紫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加热鞋垫
- 下一篇:一种新型破冰止滑功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