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3886.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3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成保 |
主分类号: | B60C17/04 | 分类号: | B60C1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50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轮胎 爆胎防 事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发生爆胎或漏气是一种常见现象,车辆在行驶中若发生爆胎故障,则车辆会因瞬间失去平衡造成侧偏、甩尾甚至翻车事故,从而会对乘员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对车辆及所载货物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在发生爆胎的瞬间,对车身起到支撑和防护作用,从而保证车辆在轮胎爆胎后继续正常行驶,避免了因爆胎而导致交通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包括支撑圆盘和橡胶圈;所述支撑圆盘与轮胎轮毂的一侧面固联;所述橡胶圈定位于支撑圆盘的外环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支撑圆盘与轮毂经螺栓于轮毂一侧的螺栓孔处固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橡胶圈径向截面的外端为弧形;所述橡胶圈的外径比外胎的外径小2-6厘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支撑圆盘厚度大于轮毂的厚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所述橡胶圈与外胎间存在0.5-1.5厘米的间隙。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限定,所述支撑圆盘具有与轮毂同轴设置的安装环,安装环套装在轮毂内。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支撑圆盘的外环面带有凹槽,橡胶圈卡装在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圆盘为分体式结构,即所述凹槽于径向分为可拆卸的两部分,该两部分间由螺栓固联。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还有:所述安装环与轮毂经螺栓固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轮毂一侧,外径较外胎小2-6厘米,当轮胎爆胎时会代替外胎对运动体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带动运动体继续前行。轮胎爆胎瞬间运动体顶多只是会有稍微倾斜,不至于因爆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人身、车辆、货物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的特点,并且安装时不必破坏轮胎本身结构,适合装配于各种车辆轮胎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2中凹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1的A-A视图。
图中:1、外胎;2、轮毂;3、支撑圆盘;4、橡胶圈; 5、通孔;6和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所示为一种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安装于车辆轮胎的轮毂2的一侧(优选外侧),包括支撑圆盘3和橡胶圈4。
轮毂2上设有螺栓孔,支撑圆盘3上设有与轮毂2的螺栓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5,螺栓6于通孔5、螺栓孔处将支撑圆盘3和轮毂2固联。支撑圆盘3厚度(轴向尺寸)大于轮毂2的厚度(轴向尺寸)。
支撑圆盘3的外环带有凹槽,凹槽的径向截面为V字型结构(也可以为U型等类似结构),橡胶圈4卡装在凹槽内。
为了便于橡胶圈4的安装,凹槽于径向分为可拆卸的两部分,两部分间由螺栓7固联(如图3所示),从而使得支撑圆盘3为相联接的分体式结构。
橡胶圈4与外胎1间存在0.5-1.5厘米的间隙,避免正常状态下橡胶圈4与外胎1侧面间有摩擦。
橡胶圈4径向截面的外端(即远离旋转中心的边缘处)为弧形。橡胶圈4的外径比外胎1的外径小2-6厘米。正常状态下,橡胶圈4悬空,当轮胎爆胎时,橡胶圈4接触到地面。
本实施例中支撑圆盘3还可有另一种方式(如图4所示),支撑圆盘3具有与轮毂2同轴设置的安装环(即支撑圆盘3的径向截面为L型),安装环套装在轮毂2内,并经螺栓6与轮毂2固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成保,未经刘成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3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可调谐LD实现的光收发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智能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