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巡检机器人架空地线过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3825.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房建政;毛吉贵;王波;何锐;汪卫平;秦力;许鸣昌;马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贾冬生 |
地址: | 751100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检 机器人 架空 地线 过桥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巡检装置,特别是巡检机器人架空地线过桥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作为智能电网的血管命脉,长期暴露在野外,分布点多、面广,所处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风险大、强度大、难度大,常受如高山、湖泊等环境的制约,车辆和行人无法进入,甚至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随着科技的发展,超高压线路的巡检、维护正逐渐由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沿线逐塔巡视的作业方式。巡检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电源、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检测设备和通讯设备,地面设施包括上下杆塔辅助设施和地面基站。通过巡检机器人携带的摄像机或红外热像仪作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输电线、防震锤、绝缘子和杆塔等输电设备的损伤情况,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和图像信息经过无线传输系统发送到地面基站,地面基站可以接收、显示和存储机器人发回的数据和图像资料,并对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远程控制。
目前超高压线路耐张塔杆的主要结构分为,干字塔转角塔头、直角杆塔羊角塔头和直线杆塔猫头塔塔头。巡检机器人在输电线路上巡检行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地线线路跨越羊角塔头,而对于猫头塔塔头和干字塔转角塔头,由于猫头塔塔头输电线路与塔杆之间的空间较小,巡检机器人无法由塔杆一侧的输电线路跨越到另一侧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则无法跨越,只能借助上下杆塔辅助设施,由杆塔上部下到地面后,再上到杆塔顶部的方式进行跨越,这样就使巡检机器人的巡检效率大大降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巡检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由杆塔顶部进行跨越的巡检机器人耐张杆塔过桥装置,以提高巡检机器人的巡检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巡检机器人架空地线过桥装置,包括耐张杆塔和固定在耐张杆塔顶部两侧的输电线路,其特征在于 “L”形塔杆支架的一端固定在耐张杆塔顶部,另一端与两根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两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杆的一端相连,两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输电线路固定连接。
上述调节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是采用铰链连接。
上述调节杆与输电线路之间的固定连接是通过线夹进行连接,线夹与调节杆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将耐张杆塔两侧的输电线路通过连接杆和调节杆相连,这样可有效解决目前巡检机器人无法由塔杆一侧的输电线路跨越到另一侧的输电线路的问题。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同时连接杆与调节杆,调节杆与输电线路之间采用铰链连接,可解决输电线路舞动造成连接部分疲劳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耐张杆塔2顶部两侧塔头上固定安装有“L”形塔杆支架3,“L”形塔杆支架的下端与两根连接杆5的一端通过铰链4连接,两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杆6的下端相连,两调节杆的上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安装在耐张杆塔顶部两侧的输电线路1上的线夹8相连,这样就在耐张杆塔顶部塔头两侧的输电线路之间建立了用于巡检机器人跨越的通道。线夹采用目前电力系统常用的金具中的线夹,其目的是使调节杆与输电线路之间建立固定的连接关系。“L”形塔杆支架3与调节杆之间、调节杆与线夹之间采用铰链连接,由于铰链的柔性连接,可有效解决当输电线路舞动时,线夹、调节杆与连接杆之间硬连接造成连接部分输电线路疲劳断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未经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3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局部粘性的补强板加工装置
- 下一篇:计算机系统保护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