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立式旋转浇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3744.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明;刘文杰;刘家胜;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龙源南京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纤维 超滤膜 组件 立式 旋转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浇铸装置,特别是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立式旋转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超滤膜通常以膜组件为一个渗透单元,膜组件是由数千根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中空纤维膜丝组装在一支膜管内,在膜管内,膜丝束的两端通过浇铸环氧树脂固化在膜管内。膜组件的浇铸质量对渗透单元的超滤性能和效率影响重大。浇铸过程中要求胶体内无气泡,不出现机械性丝损伤,胶流淌均匀(浇铸部位填满),或因胶温过高(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因交联反应放热)而烧丝的现象。目前常用的浇铸装置有卧式旋转浇铸装置和立式静态浇铸装置。
卧式旋转浇铸装置操作过程是:装有膜丝的膜管两端加装模具后横放在浇铸机里面,通过浇铸机带动膜管高速旋转,同时从膜管两端进胶口缓慢进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胶流至膜管两端模具表面,固化,成型。此方法边旋转,边进胶,注入的胶体在离心力作用下被不断推向膜管的两端,容易将气泡赶出,而且旋转过程能带动空气流动,有利于胶的冷却,可防止烧丝现象,但设备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膜丝因浇铸机旋转的离心作用而拉伸受力过大,容易对膜丝过滤层造成机械性破坏,从而影响所得产品的质量及膜分离的效果。
立式静态浇铸装置的操作过程是:将膜管垂直放置,先浇铸下端,然后将膜管倒置,浇铸另一端。该法设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但进胶速度快,胶反应产生高温会造成烧丝;胶中容易存有气泡,需要补胶;因胶流淌不均匀、等原因,易发生漏软胶、开裂现象,会造成漏水,软胶无法流到所有膜丝根部,对膜丝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立式旋转浇铸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膜组件的立式旋转浇铸装置,包含浇铸架、保护套、模具和模具底盘,模具底盘设有进胶口,浇铸架由主杆、横杆和底座组成,保护套装在横杆上,横杆通过升降轮可带动保护套升降;所述模具底盘连接传动轮,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电机输出机构相连而可带动模具底盘旋转。
所述电机输出机构设置在控制箱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旋转浇铸装置,膜组件以直立方式对两端分别先后浇铸,通过旋转方式,软胶受离心力作用向四周均匀流淌,渗透到膜丝间隙处,膜丝根部得到保护,胶层中的气泡易于排出,浇铸过程中膜丝处于自然状态,不受力,可避免断丝。通过控制箱控制旋转速度、时间及切换方向,确保胶层受力适中,胶面保持水平状态。
本立式旋转浇铸装置避免漏软胶、开裂现象,确保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浇铸质量,同时解决上述卧式旋转浇铸装置和立式静态浇铸装置存在的不足,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立式旋转浇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进行浇铸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结构图。
图中,1—主杆,1-1—横杆,2—保护套,3—升降轮,4—电机,5—控制箱,6—传动带,7—模具底盘,8—底座,9—膜管,10—膜丝,11—胶层;12—进胶口,13—进胶管,14—模具,15—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浇铸架由主杆1、横杆1-1和底座8组成,保护套2装在横杆1-1上,横杆1-1通过升降轮3可带动保护套2升降调节高度;模具底盘7连接传动轮15,传动轮15通过传动带6与电机4输出机构相连而可带动模具底盘7及模具14旋转,电机4的输出机构设在控制箱5内。
下面结合图2说明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浇铸过程。
如图2,将膜管9直立,下端加装铝质模具14,中空纤维膜丝10的丝束贯穿于膜管9内,膜丝10丝束的下端超过铝质模具14下端并伸入铝质模具14中,将模具14下端固定于本装置的模具底盘7上,膜管9上端固定于浇铸装置的保护套2内。
启动电机4按钮,由传动带6带动传动轮15及模具底盘7旋转,同时,树脂胶从进胶管13经铝模具14底部中心进胶口12缓慢进胶(见图3),控制箱5控制电机4的输出机构,使传动轮15正反交替旋转并控制频率及转速。软胶在离心力作用下从中心流向四周,填满膜管9底部所有空间,通过吹风降温,丝束端部固结在成胶层11内。卸下膜管9,脱模;将膜管9倒置,按上述程序继续浇铸膜管9的另一端,脱膜,即完成浇铸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龙源南京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龙源南京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3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