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3451.2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行星;张嘉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002;H01G4/228;H01G4/236;H01G4/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系统 并联 电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电容器,均为油浸铝箔电极产品。由于浸渍油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渗漏,甚至燃烧的危险;加上采用全密封外壳,有时可能爆炸。因此,给安装和使用造成很大麻烦,尤其不适合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干式自愈式高压电力电容器,它在外壳内填充树脂,在电极引线上装有金属滑块,当元件损坏时产生的气体使外壳形变,拉动滑块,使电容器脱离运行。其存在的问题是:1、在整体用树脂封装时,即使采用真空封装工艺,由于内部形状复杂不可能完全排净气泡,造成局部放电较大。2、整体用树脂封装后,若离滑块较远处元件损坏时,能量较低,造成滑块不动作,使保护装置不能可靠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的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容器元件组、组间绝缘件、包封件、引出线、出线连接器、出线套管和外壳,所述的组间绝缘件设在相邻电容器元件组之间,所述的多个电容器元件组分别通过各自的引出线与出线连接器连接,所述的出线连接器与出线套管连接,所述的多个电容器元件组、组间绝缘件、引出线设在包封件内,所述的外壳套在包封件上。
所述的电容器元件组设有2~6个。
每个电容器元件组包括多个电容器元件和连接片,所述的多个电容器元件之间 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的连接片与引出线连接。
所述的电容器元件设有2~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可用于高电压的电力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装置,包括三个电容器元件组1、组间绝缘件2、包封件3、引出线6、出线连接器7、出线套管8和外壳4,所述的组间绝缘件2设在相邻电容器元件组1之间,所述的三个电容器元件组1分别通过各自的引出线6与出线连接器7连接,所述的出线连接器7与出线套管8连接,所述的三个电容器元件组1、组间绝缘件2、引出线6设在包封件3内,所述的外壳4套在包封件3上。
每个电容器元件组包括三个电容器元件和连接片5,所述的三个电容器元件之间通过连接片5连接,所述的连接片5与引出线6连接。
该并联电容装置的外壳4用薄钢板密封焊接制成,电容器元件采用露箔式结构,由作为极板的铝箔中间夹膜纸复合介质或全膜介质经卷绕而成。电容器元件按并联方式连接,以满足不同电压和容量的要求。每个电容器元件均串有一根熔丝,当某个元件击穿时,与其并联的完好元件即对其放电,使熔丝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迅速熔断,将故障元件切除,从而使电容器能继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3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台侧按键结构
- 下一篇:高压电能表用金属化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