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精馏冷凝器入口封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13332.7 | 申请日: | 201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亿明翔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精馏 冷凝器 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化工产品的精馏冷凝器,具体涉及一种高藜芦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卧式精馏冷凝器的入口封头。
背景技术
在化工产品液体精馏时,经常会用到精馏器,精馏液体通过填料被热气流带入冷凝器后进入接收罐。在精馏液体进入冷凝器入口后,会出现如下现象:1、液体顺着冷凝器封头表面向冷凝器的冷凝管进口方向移动,进入冷凝管后逐渐被冷却,流向冷凝器出口,进入接收罐;2、液体在进入冷凝器封头表面后,由于封头结构的原因,一部分又顺着封头侧壁回流到冷凝器入口以下,然后被热气流逐步又带入冷凝器进口,周而复始,形成了一部分无用功,延长了部分物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停留时间,同时增加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精馏冷凝器入口封头,解决现有冷凝器由于封头结构导致蒸馏液体不能完全充分的进入冷凝器,使物料在高温下停留时 间过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精馏冷凝器入口封头,卧式精馏冷凝器包括精馏塔、冷凝器、接收罐,所述冷凝器的两端设有封头,其内部设有若干冷凝管,两端封头分别与精馏塔、接收罐连接,在精馏塔与冷凝器的封头连接处,设有一段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口向上呈楔形,所述连接管的楔形开口方向朝向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横向设置,冷凝器进料管设置在封头内部,其环状楔形管口最低边缘高于冷凝器内最低冷凝管的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精馏冷凝器入口封头,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结构简易,生产效率高,彻底杜绝了经填料分离后精馏液体在冷凝器入口的回流,适用于大、中小各种液体精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
1.精馏塔;2.冷凝器;3.冷凝管;4.封头;5.接收罐;6.环状楔形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精馏冷凝器入口封头,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卧式精馏冷凝器入口封头,卧式精馏冷凝器包括精馏塔1、冷凝器2、接收罐5,所述冷凝器2的两端设有封头4,其内部设有若干冷凝管2,两端封头4分别与精馏塔1、接收罐5连接,在精馏塔1与冷凝器2的封头4连接处,设有一段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口向上呈楔形,所述连接管的楔形开口方向朝向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为横向设置,冷凝器2进料管设置在封头4内部,其环状楔形管口6最低边缘高于冷凝器2内最低冷凝管3的水平位置。精馏液顺着管壁上来后,受气流作用,大部分由环状楔形管口6直接向密布的冷凝管3方向移动,少部分会在楔形管口6背面封头内壁形成了回流,通过出料口爬入封头4内壁各个部分。但是所有的,即便是回流到侧壁下部的液体,也被环状楔形管口6阻隔,液面累积后只能沿着底部环形通道进入最低的冷凝管3而流入冷凝器2。也就是说,只要被气流带入冷凝器2进料口的所有精馏液体,没有任何机会再回流,全部通过冷凝器2冷却,进入接收罐5成为成品。该装置结构简易,生产效率高,避免了精馏液体在高温下的反复回流产生的副反应杂质,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适用于大、中小各种液体精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亿明翔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亿明翔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3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