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形PVA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2649.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炯心;李文刚;刘国平;施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5/22;D01F6/14;C04B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a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形PVA纤维,特别是涉及一种截面为“S形”的高性能聚乙烯醇(PVA)纤维。
背景技术
PVA纤维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与水泥混凝土(或砂浆)建筑材料的增强材料,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耐碱和耐气候性能良好,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体、屋面、地坪及道路、桥梁、隧道、边坡加固。而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及是否符合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对纤维能否与基体材料更好,更充分的结合,来满足对水泥混凝土的建筑材料更好的增强进行深入的研究。“S”字形PVA纤维的开发正是顺应了上述需求展开的。
由于PVA纤维的截面形状与其特性密切相关,借助于PVA纤维截面形状的改变可以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特性。由纤维增强材料机理知:纤维在提高混凝土抗弯冲击性能的作用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桥联”作用,纤维阻止裂缝的发展,在纤维被拔出或拉断中消耗大量的冲击能量;其次是“增韧”作用,即增加混凝土梁的弹性变形能力,纤维弹性变形的恢复,促使梁的变形得以部分恢复,减缓混凝土梁塑性变形的发展,在反复的弹性变形中消耗冲击能量。
专利200510057435.0介绍了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高性能聚乙烯醇纤维,得到了结构均匀,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异形的PVA纤维,制备出了力学性能更加优异的PVA纤维。专利2009200476217.5公开了一种横截面为“S”形的纤维,这种纤维具有一定的弹性,自然卷曲性及动态吸湿排汗性多用在织物上。
而现在应用于增强材料的PVA纤维品种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更多异形纤维增强材料问世,所以通过适合的纺丝工艺生产“S”形PVA纤维来满足增强材料的各种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S”形PVA纤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PVA纤维,其“S”形截面外观轮廓成不规则状,因纤维的表面积增大,相应的增加了纤维的覆盖能力,在与混凝土接触时能够更加牢固,不易拔出,能够更好的与基体材料咬合,使建筑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同时“S”形PVA纤维由于独特的“S”形状,其抗弯能力、受压缩恢复能力较增强,可增加混凝土梁的弹性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S”形PVA纤维的横截面呈“S”形,是由连通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上半圆弧和下半圆弧构成,其上下半圆弧使表面积增大,相应的增加了纤维的覆盖能力,在与混凝土接触时能够更加牢固,不易拔出,能够更好的与基体材料咬合,使建筑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上半圆弧的外圆弧半径和下半圆弧的外圆弧半径相等,使纤维两头受力均衡,不易扯断。
如上所述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外圆弧半径为0.6~0.8mm。
如上所述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上半圆弧的内圆弧半径和下半圆弧的内圆弧半径相等。
如上所述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内圆弧半径为0.01~0.05mm,保证纤维有一定的纤度,增加其力学性能。
如上所述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S”形PVA纤维的两端为直线或圆弧,避免应力集中现象,使纤维均匀受力。
如上所述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S”形”PVA纤维的单丝纤度为500~2000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PVA纤维,“S”形PVA纤维具有外观轮廓成不规则状,纤维的表面积增大,与混凝土接触时能够更加牢固,能够更好的与基体材料咬合,使建筑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同时“S”形PVA纤维的抗弯能力、受压缩恢复能力较增强,相对于圆形等普通形状PVA纤维能够明显增强混凝土梁等材料的弹性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PVA纤维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形PVA纤维,所述的“S”形PVA纤维的横截面呈“S”形,是由连通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上半圆弧和下半圆弧构成。使得纤维具有外观轮廓成不规则状,纤维的表面积增大,与混凝土接触时能够更加牢固,能够更好的与基体材料咬合,使建筑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2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热式冷水机组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