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空气系统自动排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182.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德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20 | 分类号: | F16T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新路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空气 系统 自动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空气管道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系统自动排水器。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管道中积水会影响用气设备的工作。排水器是用于将压缩空气管道中的水排出管道系统的一种装置。由于压缩空气是一种高价值的动力,排水过程应当尽量避免损失。但是大流量的压缩空气系统中相应的凝结水量也比较大,而且因为有结垢、积碳、油等污染物质,使得排水器工作在比较恶劣的工况条件下,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的装置。许多习用系统使用定时电磁阀排水。但由于时间参数的设置无法做到与实际的产水量接近,因此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会大量的浪费压缩空气。特别是当一个系统中有几个排水点时,其浪费将非常可观。对于一些价值更高或具有危险的气体的生产,如天然气、氢气等,其排水时的气体排放更是不能接受的。而另一些常采用的阀型为浮体控制型,因为压力的原因,需要较大的浮体,可用于较小的阀孔尺寸,或需要复杂的扩力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耗气的压缩空气系统自动排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压缩空气系统自动排水器,它包括阀本体、浮体阀、电动阀和控制器;所述的阀本体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在进水腔上开设与压缩空气管道系统连接的进水口,进水腔和出水腔的结合处为浮体阀孔,在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设有用于平衡两腔压力的微通道;所述的浮体阀活动套置在阀本体的进水腔内可封闭或开放浮体阀孔;所述的电动阀安装在出水腔的出口,控制器与电动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平衡气管,该平衡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阀本体的进水腔和压缩空气管道系统。
一种应用例所述的控制器为接近开关及控制电路,该接近开关安装在阀本体内,通过感应浮体的上下位置而开关。
所述的控制器为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安装在阀本体的沉孔内,该沉孔的底端与浮体阀的上端面相对。
另一种应用例所述的控制器为循环定时控制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浮体阀与电动阀串联构成与门型逻辑阀构,浮体阀由于自重的原因只有在水位高于浮体阀口一定高度的条件下才会开放阀口,电动阀则可根据时间或水位高低来开放。只有在两个阀型都满足开放条件时才会排水。因此浮体阀之上形成的水封阻隔了气体的排出,达到不排放压缩空气(即无耗气)的目的。浮体阀的开启不受系统压力的影响,可以采用较小尺寸的浮体和较大的阀径,这对于排放重度的污水是很重要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缩空气系统自动排水器的第一个实施例,它包括阀本体2、浮体阀3、电动阀4、控制器5、平衡气管6。
所述的阀本体2设有进水腔21和出水腔22。进水腔21和出水腔22的结合处为浮体阀孔23,在进水腔21上开设与压缩空气管道系统1连接的进水口211,该进水口211设在下部,是为了防止水流与浮体阀3的下沉动作一致而导致浮体阀3提前关闭浮体阀孔23。在进水腔21和出水腔22之间设有用于平衡两腔压力的微通道24,该微通道24作用是当浮体阀3关闭时构建阀口两端压力平衡,使浮体阀3不致被吸在浮体阀孔23上不能浮起。
所述的平衡气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阀本体2的进水腔21和压缩空气管道系统1,用于平衡阀本体2进水腔21和压缩空气系统1的压力,是使阀本体2内上下的气压平衡以避免气封的产生影响水流入阀本体2内。
所述的浮体阀3活动套置在阀本体2的进水腔21内可封闭或开放浮体阀孔;所述的电动阀4安装在出水腔22的出口221。
所述的控制器5为接近开关5及控制电路,并与电动阀4联接,以控制电动阀4的启闭。接近开关5安装在阀本体2的沉孔25内,该沉孔25的底端251与浮体阀3的上端面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浮体阀3由于水位升高而浮起到一定高度后,接近开关5动作通过电路控制电动阀4开启放水。而当水位下降后,浮体阀3关闭,此时即使电动阀4仍开启着,由于浮体阀3已关闭,浮体阀3前的水封仍使气体不能排出。这种结构使得是否排放气体不受电动阀4的开闭速度的影响,因此可以使用能够耐污水的电动球阀或碟阀;另一方面由于浮体阀3的开启不受压力的影响,因此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浮体和较大的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德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德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男用环保小便袋
- 下一篇:一种双面镀膜钝化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