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强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823.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珍珍;王爱亭;赵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夯机防后倾 缓冲 装置 包括 强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夯机防后倾装置,尤其是一种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强夯机。
背景技术
强夯是用起重设备反复将8―40吨的夯锤(最重的达200吨)起吊到8―25米高处(最高的达40米),而后利用自动脱钩释放载荷或夯锤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中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强度的一种施工工法。强夯机工作环境恶劣,整机振动强度大,这对强夯机的抗振动和防止后倾翻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强夯机在施工作业时,当夯锤提至一定的高度释放下落的瞬间,强夯机有后仰倾翻的危险,故需设计有防后倾装置。常见的强夯机防后倾结构有两种:如图1所示:包括防后倾杆3,防后倾杆3上端铰接在下节臂1上,下端铰接在强夯机主平台上,这种作业结构由于将防后倾杆3下端铰点直接置于平台上,防止后倾翻力矩小,臂架晃动角度偏大,安全系数较低。专利CN201020254702公开了一种套筒式双防倾杆强夯作业机构,如图2所示,该作业机构是设计有主防后倾7,副防后倾8,主、幅防后倾结构大大减少了强夯机的振动,但防后倾铰点都设计在A型架2上,A型架的受力大,长期打夯必然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强夯机防后倾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旨在减小A型架受力,并保持防后倾力矩的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强夯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包括下节臂1和A型架2,其中,所述下节臂1与所述A型架2之间设有防后倾装置,所述防后倾装置分别与所述下节臂1及所述A型架2连接。
上述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防后倾装置主要由防后倾杆3形成,所述防后倾杆3一端与所述下节臂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型架2连接。
上述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防后倾杆3设有缓冲装置。
上述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其中,所述下节臂1与所述防后倾杆3连接处设有铰接座,所述防后倾杆3与所述下节臂1铰接,所述A型架2与所述防后倾杆3连接处设有铰接座,所述防后倾杆3与所述A型架2铰接。
上述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其中,还包括中间支架4,所述中间支架4一端与所述A型架2前支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A型架2的安装平台铰接。
上述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其中,所述缓冲装置主要由所述防后倾杆3前段的弹簧6形成。
上述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其中,所述中间支架4主要由内杆41和外杆42形成,所述内杆41伸入所述外杆42内并固定,所述内杆41与所述外杆42间于所述中间支架4中轴方向有自由行程。
一种强夯机,其中,包括上述的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降低强夯机打夯过程中的臂架晃动程度,减小振动,改善A型架受力,改善了操作手的工作环境,提高整机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强夯机防后倾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的强夯机防后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的中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机防后倾缓冲装置,包括下节臂1和A型架2,其中,下节臂1与A型架2之间设有防后倾装置,防后倾装置分别与下节臂1及A型架2连接。其中,防后倾装置主要由防后倾杆3形成,防后倾杆3一端与下节臂1连接,另一端与A型架2连接。下节臂1与防后倾杆3连接处设有铰接座,防后倾杆3与下节臂1铰接,A型架2与防后倾杆3连接处设有铰接座,防后倾杆3与A型架2铰接。
进一步的,其中,防后倾杆3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主要由防后倾杆3前段的弹簧6形成。设置缓冲装置可有效与下节臂1与防后倾杆3及A型架2之间形成缓冲,防止后倾翻力过大时对防后倾杆3及A型架2形成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2.0接口远程数字温度计
- 下一篇:可拆卸式轻型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