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管道系统移位用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613.7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敏;刘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E03C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道 系统 移位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排水系统,尤其一种适用于卫生间内排水管道系统移位用弯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间传统移位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
传统移位系统中,下水口与管材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采用排水用D50X90°弯头,另一种采用穿线用D40X90°弯头,但这两种连接方式都存在缺陷:
1.使用D40X90°弯头时,其与D50(直径50mm)预埋下水口连接处间隙较大,无法用胶水粘结,容易漏水,另外,其本身属于穿线管件,移位转弯处没有顺水结构,这样在平时的排水过程中很容易将一些杂物挂住,引起管道堵塞(见图4)。
2.使用D50X90°弯头,其给施工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需在D50预埋下水口周围挖一个环形坑,然后才能与预埋D50下水口良好连接(见图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卫生间内与下水口连接时既无漏水又方便施工的排水管道系统移位用弯头。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排水管道系统移位用弯头,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其包括位于一端的承口、另一端的插口以及连接两端的弧形过渡段。承口与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插口与下水口连接。
为了减小管材与弯头连接处间隙,本实用新型设计插口,能与其紧密粘结,保证不漏水;为了减少施工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将与地面下水口连接端设计为插口,直接插入预埋管内,无需在预埋下水口周围挖坑,方便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口和插口均呈圆形,所述的插口与承口成90°夹角,为90°弯头,使插口与承口的位置与排水管与下水口的位置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过渡段的内壁采用光滑过渡的弧形顺水结构,弧形顺水结构既能避免弯头拐角处应力集中,又能使水流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口口径大于承口口径,其与下水口的口径大于排水管的口径这一实际情况相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承一插的弯头,既能省去在预埋下水口周围挖坑,又能避免漏水;同时承、插口采用弧形顺水结构过渡,使水流畅通无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现有一种弯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现有另一种弯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排水管道系统移位用弯头,本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其由位于一端的承口1、另一端的插口2以及连接两端的弧形过渡段3组成,弧形过渡段的内壁采用光滑过渡的弧形顺水结构。承口和插口均呈圆形,插口与承口成90°夹角,插口口径大于承口口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移位距离确定管段长度,然后依据管材与管件装配情况在地面开槽,将装配好的管材、件放入挖好的槽中,最后在弯头插口端均匀涂抹胶水插入预埋D50下水口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