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419.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关胜玉;陈汝蛟;白博;黄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B3/16;E04B1/6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变形缝 沥青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施工领域使用的实用安装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工程领域中大多数的建(构)筑物或其他基础设施,在结构设计上往往存在着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其变形缝做法中多数使用沥青麻丝作为填充物,在现场沥青麻丝的制作过程中,麻丝在热沥青中浸泡搅拌后,由沥青中取出麻丝并往变形缝中安装沥青麻丝,全过程均为人工操作,目前无实用性工具,工作人员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既费力又麻烦,且安装后变形缝中沥青麻丝的填充质量较差,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的一种安
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所述的工具本体由动力管和支撑管组成,动力管与支撑管同心套装为一体,动力管的头、尾部分别伸出支撑管体外,动力管的头端与钩子连接,尾端与横档、手柄固接,支撑管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支腿。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管是长350-400mm ,直径为6 mm 的无缝钢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管比支撑管长,动力管是直径为4 mm的无缝钢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横档横向设置与动力管的尾部固结为一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手柄固结在动力管的尾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容易、重量轻、使用灵活省力、适用于施工现场制作并安装沥青麻丝的全过程,尤其是变形缝中沥青麻丝的安装,垂直变形缝内的沥青麻丝安装效果更佳。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钩子1,动力管2,支撑管3,横挡4,手柄5,支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具体结构见附图1,该工具本体由动力管2和支撑管3组成,支撑管3是长350-400mm ,直径为6 mm 的无缝钢管,动力管2比支撑管长,是直径为4 mm的无缝钢管。动力管2与支撑管3同心套装为一体,动力管2的头、尾部分别伸出支撑管3的体外,动力管2的头端与钩子1焊接,钩子1是带钩的细钢筋。动力管2的尾部焊接横档4,横档4是横向设置的钢筋棍。手柄5纵向焊接在动力管2的尾端,手柄5选用钢筋。为了使工具本体稳定,在支撑管3前后分别焊接支腿6。支撑管3与支腿6组成支撑体,钩子1、动力管2、横档4、手柄5组成动力体。
工作时,操作人员使用动力体,利用其前端的钩子1,使麻丝在热沥青中充分浸泡拌合,并找到麻丝端头,用钩子1勾住麻丝端头部位。缓慢旋转摇动手柄5,使麻丝从沥青中取出并运至变形缝处。操作人员在两端使用本工具,同时用钩子1勾住沥青麻丝的两个端头,一手握住支撑管3,一手转动手柄5(注意两端转动方向相反),使沥青麻丝在绷紧状态下,旋转进入指定变形缝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整体式铸造耳座的装载机前车架立柱
- 下一篇:一种土钉墙基坑边坡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