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用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09380.9 | 申请日: | 201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2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群 |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用于柔性塑胶制品或者自身扭曲运动物体的表面低温(<70C)加热。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加热的发热体通常采用金属丝电阻式发热的方式,这种发热体有比较复杂的结构,金属丝的温度会明显高于周边温度,加热不均匀。同时,由于金属丝的固有物理特性,随被加热物体做扭曲运动会产生金属疲劳效应,导致金属丝断裂,使发热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柔性塑胶制品或者自身扭曲运动物体的表面低温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塑胶用加热装置实现的,包括被加热基层,该基层上设置一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极之间设有发热电阻层,该电阻层复合粘结在被加热基层上,所述发热电阻层外表面复合粘结保护层。
所述发热电阻层采用导电性树脂材料。所述保护层采用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树脂替换传统的金属丝加热方式,一方面导电树脂层也是柔性材料,可以随被加热的塑胶层扭曲运动,不会出现金属丝的疲劳效应;另一方面导电树脂是采用喷涂、滚涂、涂刷的方式涂于被加热基层表面,使加热层和被加热层接触紧密,导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塑胶用加热装置,包括被加热基层1,该基层上设置一对电极2,所述一对电极之间设有发热电阻层3,所述发热电阻层采用导电性树脂材料,该电阻层复合粘结在被加热基层上,所述发热电阻层外表面复合粘结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采用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树脂替换传统的金属丝加热方式,一方面导电树脂层也是柔性材料,可以随被加热的塑胶层扭曲运动,不会出现金属丝的疲劳效应;另一方面导电树脂是采用喷涂、滚涂、涂刷的方式涂于被加热基层表面,使加热层和被加热层接触紧密,导热效果较好。
发热电阻层采用有机硅树脂为基体的胶体混合一定比例的导电粒子和分散添加剂、助剂等组成,导电粒子根据不同场合可以使用:金、银、铜、铝、锌、铁、镍的粉末和石墨及一些导电化合物,制备完上述的树脂乳液就可以通过喷涂、滚涂、涂刷的方式涂于被加热物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工艺如下:
(1)按照重量比,将3.05%的双酚A环氧树脂、0.14%的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14.06%的聚醚胺、0.70%的聚酰胺、7.03%的乙醇以及75.01%的银粉混合,复配为树脂乳液。
(2)在被加热基层上预先将一对电极埋于预定位置。
(3)在被加热基层表面的电极之间喷涂树脂乳液,形成发热电阻层。
(4)在发热电阻层上喷涂或涂刷保护层,保护层材料使用硅胶或聚四氟乙烯材料。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长度13CM,直径1.1CM的均匀塑胶圆柱体上实施上述工艺,得到塑胶用加热装置,喷涂并干燥后,经检测发热电阻层的电阻为6.2欧姆。
温度测量仪器为红外线测温枪,进度正负1摄氏度。
以下为具体实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群,未经王晓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9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