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8911.2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盘管换热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供应系统的热交换器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
背景技术
浮动盘管换热单元是换热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热设备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换热单元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是以热量交换为目的。即在确定的流体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一定数量的热量。
浮动盘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设备,主要应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空调采暖系统、散热器采暖系统,如旅馆、饭店、商场、医院、浴池、疗养院、干休所、船舶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场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和快捷。
换热器的基本要求是换热器满足换热,即达到需求的换热量和热水温度,使用可靠,热效率高,蒸汽耗量小,流动阻力小,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而市场上的浮动盘管换热器种类繁多,盘管不规则,易产生热应力,易于损坏,易结垢,使用寿命短,维护性能差等缺陷,为克服以上缺陷,特推出换热器中浮动盘管换热单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自由浮动,不易产生热应力,能自动除垢,传热系数高,使用寿命长并便于制作的热交换器换热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盘管由若干条铜管盘绕而成,呈螺旋状,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热媒进出接头均 在固定端,在受热和冷却过程中可沿盘管轴线方向自由伸缩,具备自动除垢功能。
所述的热媒一般指在热交换中使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介质。
进一步,所述的螺旋形盘管的末端由U型连通接头连接而成,从而形成等长的介质流通通道,而且通道较长,换热充分。
进一步,热媒进出接头由铜圆管制作而成,为便于焊接和减少在使用过程中与盘管的摩擦,接头的三个面均加工成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具有以下特点:a、采用自由浮动设计能自动除垢,并消除两固定端产生的热应力。b、采用U型连通接头结构,延长了介质流通通道,换热充分,最大限度的降低热媒出口温度,减少热媒消耗,降低运行成本。c、采用U型连通接头结构,形成等长的介质通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热媒短路现象。d、热媒进出接头三个面均加工成平面,易于焊接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减少与盘管的摩擦,从而使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不易损坏,使用可靠。e、采用螺旋盘绕结构并采用铜制盘管,大大提高了传热系数。f、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均采用铜质,具有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并防止“军团菌”的滋生等特点。g、制作成标准单元便于维修更换,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盘管换热单元的结构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盘管换热单元的连通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盘管换热单元的热媒进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盘管换热单元的热媒出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包括热媒出接头1、热媒进接头2、连通接头3、螺旋形盘管4 5 6 7 8 9。热媒进接头2与三根螺旋形盘管7、8、9相连,热媒出接头1与三根螺旋形盘管4、5、6相连,在螺旋形盘管末端4与9、5与8、6与7分别用U型连通接头相连。如图2所示,三个连通接头1用人字型铜板2固定。如图3、4所示,图3为热媒进接头,图4为热媒出接头,两接头均用圆管加工制作,其三个面均制作成平面。
在使用时,将所述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与热媒进出总管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组成换热管束,装设在立式或者卧式的换热设备的容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8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