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球定位演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432.7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3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前;穆志昕;涂国辉;王治;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达文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球 定位 演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球定位演示系统,主要应用于科技馆科普展品的展示。
背景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目前,传统市场上科技馆中并没有相关的对于GPS定位技术的展品,无法将GPS定位技术以科普性、游戏性向公众展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全球定位演示系统,使得参与者能够较直观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科学原理,集参与与娱乐为一体,达到学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全球定位演示系统是由台体机构、卫星机构、操作机构、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所述的卫星机构安装在台体机构的上方,操作机构设置安装在台体机构的前端。所述的台体机构包括台体外部、台体内部机构。所述的台体外部是玻璃钢球外罩,其表面附着模拟小车。所述的台体内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升降机构为一体机构。所述的卫星机构包括卫星旋转机构、3台模拟卫星、连接杆、连接吊杆。所述的3台模拟卫星通过卫星旋转机构连接着连接杆;连接吊杆连接着连接杆。所述的卫星旋转机构包括X方向旋转机构、Y方向旋转机构。X方向旋转机构和Y方向旋转机构为一体机构。所述的操作机构由操作手柄构成。
全球定位演示系统根据手柄具体操作情况,内部机构进行旋转、水平、升降,内部磁石吸住表面的模拟小车,带动小车按照操作指示在表面运动。卫星机构中的卫星通过卫星旋转机构不断运动,始终跟踪模拟小车,并将数据传送至计算机,传感器采集数据测试:
1、测试传感器是否能及时采集数据,以及采集到的数据是否能确定小车准确位置。
2、测试小车运动与操作手柄是否同步,光线是否同步。
3、测试数据采集、硬件驱动、经纬度数据显示是否同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伺服电机带动便于精确定位,机构上采用齿轮、齿条传动,尤为可取的是用滑轮机构+配重使得升降杆弧面(内含磁石)始终与球冠内表面贴合,在磁力作用下将小车拖向球面任意地方。为避免转动引起线路缠绕,机构上安装了导电环分离上下线路使得整体动作得以完美实现;由于采用计算机系统,所以小车移动可以实现较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台体内部机构示意图;
图5是卫星旋转机构示意图;
其中:台体机构1、卫星机构2、操作机构3、台体内部机构4、玻璃钢球外罩5、模拟小车6、旋转机构7、直线运动机构8、升降机构9、卫星旋转机构10、模拟卫星11、连接杆12、连接吊杆13、X方向旋转机构14、Y方向旋转机构15、操作手柄16
具体实施方式
全球定位演示系统,是由台体机构1、卫星机构2、操作机构3、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所述的卫星机构安装在台体机构1的上方,操作机构设置安装在台体机构1的前端。所述的台体机构1包括台体外部、台体内部机构4。所述的台体外部是玻璃钢球外罩5,其表面附着模拟小车6。所述的台体内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7、直线运动机构8、升降机构9。旋转机构7、直线运动机构8、升降机构9为一体机构。所述的卫星机构2包括卫星旋转机构10、3台模拟卫星11、连接杆12、连接吊杆13。所述的3台模拟卫星11通过卫星旋转机构10连接着连接杆12;连接吊杆13连接着连接杆12。所述的卫星旋转机构10包括X方向旋转机构14、Y方向旋转机构15。X方向旋转机构14和Y方向旋转机构15为一体机构。所述的操作机构由操作手柄16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达文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达文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虚拟自行车互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