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的调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05112.X | 申请日: | 2012-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调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饰的控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LED灯的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LED灯具比现有的白炽灯和节能灯性能更优越,LED灯在照明的各个领域已经逐渐代替白炽灯和节能灯,在某此光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舞台灯光、电视灯光、摄像灯光等,LED灯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较好的光照效果。虽然LED灯在各方面性能都发挥出色,但是对于LED灯自身的色温或颜色的可变性依然存在劣势,绝大部分LED灯的发光色温都是从产品出厂前就已经设定好,因此LED灯的色温或颜色也就被固定下来。在许多应用领域,比如输出光色温随季节变化的四季灯、植物成长灯或动物养殖灯、商业或家庭照明灯等,要求LED灯的色温/颜色/亮度依需要可随时进行调节,在现有技术中是较难实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的调控装置,有效调控LED灯色温/颜色变化,且调控方式简单灵活,易于操作,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的调控装置,包括调光器和至少一LED灯,于该调光器与LED灯之间依次连接有开关计数器、颜色/色温输出控制器和输出缓冲器,该调光器中设置有可轻按/重按操作的导通/截止开关,该开关计数器与颜色/色温输出控制器之间还连接有一用于侦测调光器动作的动作侦测器,该开关计数器、颜色/色温输出控制器、输出缓冲器和动作侦测器分别接在电源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光器上还设置有可旋转调节亮度的电位器,该电位器与LED灯之间连接有LED驱动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驱动电路内置有循序开关,该循序开关内置有镇定装置和断电记忆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输出状态记忆体,该输出状态记忆体连接在颜色/色温输出控制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包括多串LED阵列,该数串LED阵列上设置有高色温LED晶片和低色温LED晶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阵列有两串,一串LED阵列以高色温LED晶片排列而成,另一串LED阵列以低色温LED晶片排列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阵列有两串,该两串LED阵列各以高、低色温的LED晶片参杂组合排列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包括多串不同颜色的LED阵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包括3串LED阵列,该3串LED阵列分别为1串红光LED阵列、1串蓝光LED阵列和1串白光LED阵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包括4串LED阵列,该4串LED阵列分别为1串红光LED阵列、1串蓝光LED阵列、1串绿光LED阵列和1串白光 LED阵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调光器上设置导通/截止开关,配合与LED灯连接的开关计数器、颜色/色温输出控制器、动作侦测器及输出缓冲器,只需轻按导通/截止开关,所述LED灯即可输出色温或颜色变化,重按导通/截止开关时,所述LED灯即可亮、灭变化;籍此,LED灯的色温/颜色变化非常易于实现,且本装置具有调控方式简单灵活、易于操作、可广泛应用的特点。
另外,所述调光器还设置有电位器,该电位器通过可调光的LED驱动电路连接在LED灯上,当旋转电位器时,LED灯亮度即可变化,结合前述色温/颜色调控及亮灭调控,本实用新型实现LED灯的三重控制功效,使LED灯的控制变得更为灵活。
再者,所述LED灯可以依据需要而由不同颜色、不同色温、不同数量的LED晶片组成各种LED阵列,以制成各种不用应用领域的灯具,适用范围非常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中LED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调光器 2、LED驱动电路
3、电源 4、开/关计数器
5、动作侦测器 6、颜色/色温输出控制器
7、输出状态记忆体 8、输出缓冲器
9、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5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