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930.8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冬青;周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冬青;周华生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2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浑水 渠底渠岸 渗透 清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通过渠底和渠岸渗透成清水的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流动河流的浑浊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黄河、长江、汾河等大的河流,因生态环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需要,上述河流的水基本不能直接使用,如农田的供水使用,工业用水的供水使用等,浑浊的水直接影响到水质利用问题,从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各种方式的清理,非常麻烦并且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和清水分流,并且将浑水过滤成清水,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对水质的过滤处理,方便需要时直接使用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包括清水河道、清水集水沟和浑水河道,清水河道与浑水河道之间通过隔离墙隔开,并在浑水河道的底部设置有清水集水暗池,并且浑水河道与清水集水暗池之间设置有加孔预制砼盖板,清水集水暗池与清水河道连通,清水集水沟设置在浑水河道的外侧,并且浑水河道与清水集水沟通过渗透防洪堤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所述清水集水暗池与所述清水河道通过清水暗管连通,并在所述清水暗管上设置有清水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所述清水河道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坝或翻板坝。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所述浑水河道上设置有多个过滤截水墙。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所述过滤截水墙为清水砼截水墙。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所述浑水河道上设置有多个无孔预制砼盖板和多个加孔预制砼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清水河道、清水集水沟和浑水河道,清水河道与浑水河道之间通过隔离墙隔开,并在浑水河道的底部设置有清水集水暗池,并且浑水河道与清水集水暗池之间设置有加孔预制砼盖板,清水集水暗池与清水河道连通,清水集水沟设置在浑水河道的外侧,并且浑水河道与清水集水沟通过渗透防洪堤隔开;这样,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和清水分流,并且将浑水过滤成清水,有效的保障了对水质的过滤处理,方便需要时直接使用,并且在过滤过程中,采用加孔预制砼盖板进行渠底的水过滤,通过渗透防洪堤进行渠岸的水过滤,更有效的保障了水质的过滤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截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截水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包括清水河道1、清水集水沟6和浑水河道2,清水河道与浑水河道之间通过隔离墙3隔开,并在浑水河道的底部设置有清水集水暗池,并且浑水河道与清水集水暗池之间设置有加孔预制砼盖板10,清水集水暗池与清水河道连通,清水集水沟设置在浑水河道的外侧,并且浑水河道与清水集水沟通过渗透防洪堤隔开;这样,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和清水分流,并且将浑水过滤成清水,有效的保障了对水质的过滤处理,方便需要时直接使用,并且在过滤过程中,采用加孔预制砼盖板进行渠底的水过滤,通过渗透防洪堤进行渠岸的水过滤,更有效的保障了水质的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清水集水暗池与清水河道通过清水暗管4连通,并在清水暗管上设置有清水控制阀5。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清水河道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坝或翻板坝7,这样,通过橡胶坝或翻板坝将清水河道隔开,每个分河道通过自然沉淀过滤处理也能达到过滤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浑水河道上设置有多个过滤截水墙8,这样,加上上述的橡胶坝或翻板坝,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水流,当浑水河道或清水河道需要清淤处理时,通过上升或下降橡胶坝、翻板坝或过滤截水墙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在上述过滤截水墙的设计上,可以参照图3和图4,图3采用的是过滤截水墙进行过滤后的水进入渠底,并通过清水集水暗池收集后通过清水暗管进入到清水河道中,图4采用的是过滤截水墙进行过滤的同时,渠底也进行过滤,并一同进入至清水沟20中。
本实用新型的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过滤截水墙为清水砼截水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冬青;周华生,未经郭冬青;周华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钻孔机旋挖头
- 下一篇:不倒翁路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