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汽车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858.9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萍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6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汽车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上的一种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汽车喇叭。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与大量拥挤的各种机动车辆混行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事故频发同时交通噪声污染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道路上大量拥挤的车辆,是引发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各类交通工具,喇叭作为交通工具主动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只能单调的发出“嘀嘀”声,趋同化的喇叭警示声音不仅带来大量的噪声问题,而且严重的还会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控汽车喇叭,通过个性的编辑喇叭效果,来有效地减少交通噪声所带来的不便同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汽车喇叭,包括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并连接喇叭,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控汽车喇叭中设有大自然喇叭音输入回路,所述的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连接在该回路中,同时该回路还并联连接大自然声响输入模块。
所述的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中设有不同的大自然声响喇叭音的固定喇叭音设定模块,并由多触点转换开关接入电源。
所述的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回路中设多级控制开关回路。
所述的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回路在音源后依次连接开关、固定电阻、喇叭、放大器、过滤器,并由接地回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汽车喇叭声进行编辑,获得个性化的喇叭音响效果,还能控制喇叭音量,降低噪音污染,其音响与其他车辆的区别,可以帮助对车辆进行识别。适用于各种交通工具,而且充分利用现有车载音响系统,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无论原装还是改装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始喇叭音设定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控制开关回路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音源,2、固定电阻,3、喇叭,4、放大器,5、开关,6、过滤器,7、接地电路,8、多级控制开关回路,9、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回路,10、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11、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设定模块,12、原始喇叭音设定模块,13、多触点转换开关,14、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图2和图3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控汽车喇叭装置,包括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10并连接喇叭3,通过驾驶人员按喇叭的按钮,接通电源14,发出音响。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所提供的这种可控汽车喇叭中设有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回路9,所述的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10连接在该回路中,同时该回路还连接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设定模块11。
所述的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10中设有多个存储不同个性化的喇叭音的原始喇叭音设定模块12,并由多触点转换开关13接入电源14。
如图2所示的个性化喇叭音,这种大自然声响喇叭音有多种输入方式。如:猫叫声,牛叫声,流水声,大海声等。可预先将常用喇叭声音固烧在RAM存储装置中,也可随顾客需求添加。图3所示各种设定的声音,独立组成一个多级控制回路,各种声音间的切换,通过多触点开关实现,这些设定合起来组成一个固定模块,连接在原有车载喇叭通道上,实现声音可控输出。
所述的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回路9中设多级控制开关回路8,所述的原始喇叭音输入回路10、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设定模块11接入其音源1,所述的大自然声响喇叭音输入回路路9在音源1后依次串接开关5、固定电阻2、喇叭3、放大器4、过滤器6、并由接地回路7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为一固定模块,可直接安装于车辆驾驶员侧仪表板上,有固定电源输入接头与车载蓄电池相连,其操作是通过自带档位开关一档一档的拨动,来实现声音的控制,并且通过旋动控制开关本身的旋钮,可实现所发喇叭声音的音量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萍,未经李雪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