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治具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843.2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萍;陈书华;肖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治具框架。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的一种测试治具,该治具用于测试线路板的短/断路。其包括上模、下模,待测线路板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上模和下模的结构类似,以上模为例: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针盘13、护板14、底座15以及牛角(图中未示出)。在底座15内设置有弹簧管16,针盘13上的针17与底座15上的弹簧管16一一对应,弹簧管16内设置有导线,导线连接到牛角上。在进行测试时,线路板上测试点与针盘13的针17接触,针17与底座15的弹簧管16连接,弹簧管16通过导线缠绕在牛角上与牛角连接,牛角与测试机台的排线连接,以达到测试的目的。
一般来说,在治具的底座下设置有框架,框架一方面用于支撑整个治具,另一方面可以整理多余的导线。现有的框架均为一体设置,使用的灵活性差,一旦损坏,整个框架报废,造成成本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治具框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试治具框架,该框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的挡板,至少两块旁侧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上的牛角座,所述的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后伸出所述的底板一段距离,所述的牛角座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伸出所述的底板的部分,并且所述的底板、牛角座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旁侧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框架包括上模框架、下模框架,所述的下模框架的挡板、旁侧板的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的上模框架的挡板、旁侧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模框架的旁侧板包括第一旁侧板、第二旁侧板,所述的第一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第二旁侧板与第一旁侧板连接后伸出所述的底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旁侧板、第二旁侧板通过连接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旁侧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旁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挡板、旁侧板以及牛角座上均开设有螺丝孔,各部件之间的螺丝孔通过螺丝相固定,并且所述的螺丝孔内、连接螺丝的位置埋设有螺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旁侧板上、伸出所述的底板部分的螺丝孔为通孔,并且位于所述的螺丝孔内的两端均埋设有螺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螺母的外周面上具有竖条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螺母的高度为至少为5mm。
优选地,所述的框架采用亚克力或环氧树脂的板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各部分能够拆卸,可循环使用及单独更换,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牛角板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旁侧板上螺丝孔的示意图;
附图5为带固定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挡板;3、旁侧板;30、第一旁侧板;31、第二旁侧板;4、牛角座;5、连接块;6、螺母;7、螺丝孔;8、螺丝孔;9、螺丝孔;10、螺丝孔;11、上模框架;12、下模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测试治具框架,该框架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挡板2,至少两块旁侧板3以及固定在旁侧板3上的牛角座4。
整个框架采用亚克力或环氧树脂的板材,包括上模框架11和下模框架12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组电池单体电流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夹持理化试片的压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