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雾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03899.6 | 申请日: | 2012-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勇定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雾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除尘机种类繁多,有离心式、淋水式、喷雾式、静电式等等。中国专利CN200620017143公开了一种水浴、水雾除尘机。参照图1,该除尘机包括机体3’、水管5’及喷头8’,机体3’内设有“Ω”形导流罩4’,机体3’下部蓄水形成水浴除尘空间;导流罩4’罩住进风口6’、水管5’及喷头8’形成第一水雾除尘空间,导流罩4’下开口浸入机体3’下部水浴除尘空间水中;导流罩4’外壁与机体3’内壁形成第二水雾除尘空间后联通出风口。其工作原理如下:抽尘风机、水泵同时启动后,含尘的气流高速进入机体3’内,进水管通过水压式旋转喷头喷出水与含尘的气流混合,在导流罩内胆产生第一次水雾除尘效果;水尘混合进入机体下部水浴除尘空间水中,从水浴喷头挤上底部沉灰池的水面,产生水浴除尘效果;水尘流在风压作用下通过水浴喷头的弧形和涡流增压导流板10’的作用下,水尘流向上流动进入第二水雾除尘空间,进行第二次水雾除尘;最后水雾通过除雾挡水箱2’,在挡水板的作用下,使水雾中的雾汽凝露,干净的空气从出风口处排出。
然而,上述水浴、水雾除尘机,气流在进行第一次水雾除尘后经水浴除尘空间再进入第二水雾除尘空间,由于气流在水中的阻力较大,气流的能量消耗很大,从而影响除尘的速度,因此除尘效率不高。同时,由于气流的行程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除尘效果。此外,第二水雾空间并没有喷头产生喷淋作用,因此很难达到进一步的水雾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除尘效率低和除尘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除尘效果更为理想的水雾除尘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雾除尘装置,包括机体和水泵,所述的机体一端设有进气孔,另一端顶部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部设有一组竖向或斜向的导流板,机体下部为蓄水池,排气孔的正下方设有水雾冷凝板;所述的一组导流板包括交替设置的上层导流板和下层导流板,各导流板的两侧与所述机体的侧壁连接;上层导流板的顶部与机体的顶部连接,底部与蓄水池的水面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下层导流板底部浸入蓄水池的水中,顶部与机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的一组导流板上方设有若干条喷淋管,所述的水泵一端通过进水管与蓄水池联通,另一端通过给水管与所述的各喷淋管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水雾除尘装置,在蓄水池内注水至工作水位线,先启动水泵使喷淋管开始喷淋,再启动风机将工作现场的粉尘气体经过通风管道进入除尘装置,粉尘气体在通过各个导流板时被喷淋的水雾灭尘,除尘后的水雾气体再经过水雾冷凝板将水雾冷凝成水滴滴回蓄水池,纯净的气体通过冷凝板后从排气孔进入排气方管进而排入天空。
本实用新型采用成组设置的导流板结构,使粉尘气体沿着导流板的方向按曲线方式流动,延长了气体的流动距离,即延长了喷淋灭尘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灭尘的效果。并且,由于气流总是在气流通道内流动,没有额外的阻力,因此气流能量消耗较小,除尘效率也得以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的进气孔相邻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斜向设置,其它的导流板呈竖向设置。所述的第一导流板与水平面呈110°~135°设置,所述的第二导流板与水平面呈45°~65°设置,能够减小进入进气孔的粉尘气流的阻力,使其顺利导入到后续导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板为4-6个为宜,根据气流中所含粉尘颗粒的多少,结合机体的整体尺寸进行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水管可以与所述各喷淋管的一端相连。这种结构,给水管可以布置在机体的侧面,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安装和实现。
另一个优化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给水管与所述各喷淋管的中部相连。给水管从机体的侧面或端部进入到机体内的顶部,再连接到各喷淋管的中部。其优点是高压水从各喷淋管的中部向两端送水,各喷淋管中的水压相对均匀,能确保高压水到达各喷淋管的两端后仍保持较高的水压,使整个气流通道内均获得均好的喷淋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体包括钢结构框架、不锈钢壁板和不锈钢顶板,所述的钢结构框架由矩形钢管焊接而成,所述的不锈钢壁板由不锈钢板折边后焊接到所述的矩形钢管上。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机体,能够起到防锈、防腐的作用,可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壁板折边可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进而能够减少材料的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勇定,未经周勇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