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会计用办公桌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03259.5 | 申请日: | 2012-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9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旭方 |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A47B13/08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杜希现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计 办公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会计用办公桌。
背景技术
会计,主要包括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其中,会计工作,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简称会计。会计工作做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除了跟会计业务水平有直接关系外,与会计人员所使用工具的质量及其方便性也有很大关系。目前,会计使用的办公桌都是传统结构的办公桌,一般包括由桌腿支撑的桌面板,桌面板下方安装有抽屉。会计工作的最核心部分,就是进行相关账目的统计、开具发票或收据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在办公桌上完成的。会计人员在开具或接收发票时,如果收票人不在或遇到其他情况,会计人员都需要对开具或接收的发票进行暂时保存,此时一般都会放到抽屉或有关文件或账本内,这样很容易导致发票的折叠或磨损。如果所开具或接收的发票时增值税发票时,由于税务机关要求不能折损,这样就会导致随手放置的发票无法使用,只能再次开具或索要,操作非常麻烦,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会计人员填写的大多数表格都是有固定格式和要求的,因此为了保证填写正确性,会计人员一般都会在抽屉里保存一个样本照着填写,但是多次使用后,样本容易破损且字迹变得模糊,不便于长期使用且容易导致填写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完好存放发票等文件,查看简单,且存取方便的会计用办公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会计用办公桌包括由桌腿支撑的桌面板,桌面板下方安装有抽屉,其结构特点是:桌面板顶面边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上扣压有顶面与桌面板顶面平齐的透明板。
本结构的会计用办公桌是通过可视式按压结构来实现能够完好存放发票等文件,查看方便,且存取方便的。
可视式按压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桌面板上的凹槽,凹槽上部扣合有透明板。凹槽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存放增值税发票等票据或纸质的填写样本。透明板的主要作用,是对放入凹槽内的票据或样本进行按压和隔离,这样,不但可以起到对票据或样本的保存保护作用,还可以透过透明板直接观察到所存票据或样本的数量及内容,有助于提高票据或账本的存放或使用可靠性。使用时,可以先将透明板掀起来,然后放入票据或样本,最后将透明板扣合到凹槽上即可,操作非常简单。扣合之后,透明板顶面高度与桌面板顶面高度平齐,因此从顶面高度而言,不会对使用造成不适。凹槽的位置设置在桌面板边部,这样,可以使凹槽和透明板相对远离会计所在位置,减少了会计接触透明板的机会,能避免引起视觉差异,因此不会引起对该会计用办公桌的不适感。
作为改进,透明板至少有一边侧与桌面板一边侧对齐,透明板内边侧与桌面板对应铰接在一起,透明板外边侧上设有把手槽。
将透明板一边侧与桌面板一边侧对齐,可以使透明板位于桌面板边侧,这样使用者在掀起或扣合透明板时就更加容易,使用更加方便。在透明板外边侧上设置把手槽,可以为使用者掀起或扣合透明板时提供一个把持部,更加人性化,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作为进一步改进,桌面板上还安装有伸缩架,伸缩架上设置有文件夹。
在桌面板上通过伸缩架安装文件夹,不但可以通过文件夹放置常用的文件,如收据或便签本等,还可以通过伸缩架自由调整文件夹在桌面板上的位置,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会计用办公桌,结构合理,能够完好存放发票等文件,查看简单,且存取方便,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桌腿,2为桌面板,3为抽屉,4为凹槽,5为透明板,6为键盘盒,7为伸缩架,8为文件夹,9为把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旭方,未经孙旭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