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780.7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邓清东;贺兆昌;宋田英;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B1/02 | 分类号: | B07B1/0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筛选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筛选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
背景技术
钨粉或者是钨粉与其他贵金属粉料的混合粉料常常被选来做微波管的阴极的基底粉料。微波管的阴极,被称为微波管的“心脏”,对微波管的功率、通过率、寿命、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阴极,必须要选择好阴极的基底粉料,因此,用作基底粉料的钨粉的粒径就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若钨粉粒径过小,容易导致阴极基底的孔径过小,闭孔增多,阴极盐浸渍困难,浸盐量少,电流发射小,寿命短,阴极性能差;若钨粉粒径过大,易导致阴极基底孔径过大,在阴极工作过程中,阴极的蒸发很剧烈,阴极的寿命将大幅减短,且阴极的蒸发物会将微波管内阴极附近的电极污染,影响微波管的技术参数和可靠性。
所以,在微波管阴极的制作过程中,钨粉的处理很重要,通常需要经过机械热处理,然后选择合适孔径的筛子,对钨粉进行过筛筛选。但现有的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不但操作起来很笨重,而且钨粉过筛筛选后不易取出,同时还不能很好的防止筛选过程中钨粉的扩散,这样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还减少了钨粉的量,并且扩散的钨粉又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使用起来轻便、方便取出过筛后的钨粉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筛选过程中钨粉扩散的钨粉筛选工装。
为了实现前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包括: 顶端敞口的用于收集钨粉的收集容器,用于设置在前述收集容器顶端对其构成封闭的承接件,用于安装在前述承接件内设有筛网的筛子;前述承接件形成有用于装载前述筛子的装载结构和对应前述筛子的筛网的漏粉结构。
前述收集容器顶端敞口处的内壁形成有放置台阶,前述承接件的外壁形成有与前述放置台阶相配合的安装台阶。
前述承接件的装载结构为前述承接件形成的截面呈“凹”字形的内壁,前述漏粉结构为在前述承接件“凹”字形的内壁底面中心开有的竖直方向的漏粉通孔。
前述漏粉通孔的最大水平尺寸小于前述承接件竖直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
前述筛子的高度高于前述承接件竖直内壁的高度,前述筛子的外壁的径向尺寸小于前述承接件内壁的径向尺寸,前述筛子的筛网完全位于前述漏粉结构的范围内。
前述适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还包括:用于从顶端扣紧的防尘盖,前述防尘盖包括水平的盖顶和由盖顶向竖直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盖沿,前述盖沿的内壁高度大于前述筛子的高度减去前述承接件竖直内壁的高度所得出的差值。
前述收集容器、承接件、筛子、防尘盖可以是回转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设计有顶端敞口的钨粉收集容器,方便了钨粉的收集和取出;工装设计有承接件,操作者使用起来很轻便;该工装同时设计有防尘盖,能有效的防止过筛过程中钨粉扩散到工装之外,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钨粉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安装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筛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收集容器 2-放置台阶 3-承接件 4-筛子 5-装载结构 6-漏粉结构 7-安装台阶 8-筛网 9-侧壁 10-防尘盖 11-盖顶 12-盖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工装采用回转体结构,当然,除回转体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例如长方体、正六边形柱体、正八边形柱体等只要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筛选钨粉的工装,包括:收集容器1,承接件3,筛子4和防尘盖10,下面对各部件一一详述。
收集容器1,是一个中空的腔体,用于收集过筛后的钨粉,为了方便钨粉从前述的收集容器1中倒出,收集容器1设计成直上直下的结构,同时为了便于安装,在收集容器1的敞口端的内壁上还形成有放置台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材料上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明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