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449.5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祝长宇;丁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热交换器 | ||
1.一种地源热交换器,其主要由储液罐(2)、高压液泵(6)、射流泵(13)、热交换管(14)、多个管道和多个电磁阀组成;制冷剂通过热交换管(14)和地下恒温层进行能量交换,通过所述高压液泵(6)和射流泵(13)组成的系统提供热交换管(14)内液态制冷剂向上移动的动力,使地下恒温层的能量带向地面,通过中间介质制冷剂达到地面控温的目的;所述射流泵工作液输送管(9)、制冷液回液管(10)和蒸发喷淋管(11)在热交换管(14)外同时接入储液罐(2)后分别接入一个控制阀门,射流泵工作液输送管(9)加入一个高压液泵(6)后导入热交换管(14)内,其它两个管道不接任何器件直接导入热交换管(14)内,在热交换管(14)内射流泵工作液输送管(9)终端加入射流泵(13)为制冷液回液管(10)提供动力;所述输气管(8)一端连接地面换热器件气路部分,一端接入热交换管(14)内,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选用易蒸发冷媒,这样就组成了一种地源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交换器,其特征还在于:根据用户的需求,该设备可以提供吸热和散热两种工作状态:当进行吸热时,高压液泵(6)、电磁阀一(3)和电磁阀二(4)关闭,电磁阀三(5)打开,地面换热装置把低温液态冷凝剂输入储液罐(2)后,通过蒸发喷淋管(11)上的多个蒸发喷淋嘴(12)喷淋,通过热交换管(14)吸收地下恒温层中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气态制冷剂通过输气管(8)进入地面上换热装置中,这样该设备就通过制冷剂把地源中的热能带向地面;当进行散热时,高压液泵(6)、电磁阀一(3)和电磁阀二(4)打开,电磁阀三(5)关闭,高温气态制冷剂从地面上的换热装置中通过输气管(8)的地面气路接口(7)进入热交换管(14)中进行散热,散热后由气态变成液态落入热交换管(14)底部,高压液泵(6)从储液罐(2)中抽取少量液态制冷剂加速后通过射流泵工作液输送管(9)进入射流泵(13)中,高速液态制冷剂再从射流泵(13)进入制冷液回液管(10)中,同时带动热交换管(14)底部中的液态制冷剂上升到储液罐中,这样就用少量的液态制冷剂带动大量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循环,且不会出现因抽送而产生的暴沸现象,而进入储液罐中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地面液路接口(1)进入到地面换热部分,从而就实现了通过中间介质制冷剂把地面热量带入地下进行散热的目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交换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4)为了能够更好的吸收管外能量,在外部管壁上适当加入一些辅助吸收或散出能量的金属片,增加热交换管(14)和外界的接触面积;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管内换热介质更好的吸热散热,在管内加入一些辅助吸收或散出能量的金属片或者增加一些槽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交换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射流泵(13)动力端接在射流泵工作液输送管(9)末端,输送段接在制冷液回液管(10)尾端,通过射流泵工作液输送管(9)为制冷液回液管(10)提供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交换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储液罐(2)连接在地面热交换液路部分,输气管(8)一端连接地面热交换气路部分,使该系统和地面部分组成回路,循环利用系统内冷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4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噪音及抽烟报警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园林监测的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