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1986.8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云裳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电子 多用途 灌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病人使用的灌肠器或冲洗器是敞开式,使用时,病人躺在床上,由医务人员或家人手举灌肠器或冲洗器,或将灌肠器、冲洗器挂在高处,靠重力作用使药液灌入直肠或阴道,使用不便。现有使用气囊用手挤捏的加压方式进行药液灌注的灌洗器,因不断挤捏加压时,需要手的握力较大,手劲不大的人挤捏困难,难以连续将空气压入灌洗瓶,无法将药液不断从瓶中压出,且挤捏停歇时药液容易返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容易控制,药液不易回流的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包括带盖子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与容器内部相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管子连接加压器,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管子连接冲洗插头,所述第二管子上设有止水夹。
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二接头设置在所述容器的下部。
所述第一管子和第二管子为乳胶管或医用塑料管。
所述容器为瓶子或袋子。
所述瓶子为圆形的塑料瓶,所述袋子为能够折叠的塑料袋。
所述加压器包括开关按键、强压力按键及弱压力按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使用电力加压器更安全省力,容易控制,药液不易回流,无副作用,病人可坐着、蹲着或躺着自行操作进行治疗,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家庭、旅游、外出工作时使用,也可在医院使用。本实用新型男女老幼均可使用,尤适于便秘者,有严重心脏病、脑血管硬化、高血压不能过度使用腹压排便的患者,妇女白带分泌多、阴道灼热、疼痛、瘙痒等阴道炎症患者,各种性病炎症患者,高龄妇女、肥胖妇女、月经期妇女、妊娠期妇女或膝关节疼痛并僵硬不能蹲下坐浴者,她们可坐着清洗外阴、会阴、肛门,进行治疗、保健,需要药液保留灌肠的患者可自己躺着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瓶子,4.第一管子,5.加压器,6.第二管子,7.冲洗插头,8.止水夹,9袋子;
50.开关按键,51.强压力按键,52弱压力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医用电子多用途灌洗器,包括带盖子的容器,容器可以选用瓶子3,瓶子3上设有与瓶子3内部相通的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第一接头1通过第一管子4连接加压器5,第二接头2通过第二管子6连接冲洗插头7,第二管子6上设有止水夹8。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加压器,将瓶子内的药液通过冲洗插头用于阴道冲洗及外阴、会阴肛门清洗。使用加压器,压力可控制、调换,相比现有的气囊,具有使用不费力,压力可控,药液不倒流,使用方便的优点。
作为优选,第一接头1设置在瓶子3的上部,第二接头2设置在瓶子3的下部。
此结构的设计,方便加压,也便于瓶子内的药液能顺畅地全部使用上。
为方便携带及使用,第一管子1和第二管子2为乳胶管或医用塑料管。
为便于放置,耐使用,瓶子3为圆形的塑料瓶,
圆形的瓶子摆放稳定,不易倾斜歪倒,而使药液流出,塑料瓶耐用。
参见图2,容器还可以选用袋子9,优选方便折叠的塑料袋。
加压器5包括开关按键50、强压力按键51及弱压力按键52。通过加压器上的按键,可选择冲洗压力的强弱,也方便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加压器可以选择使用电子血压计,利用电子血压计连接上乳胶管或医用塑料管,使用电子血压计中的加压功能,进行药液的灌注。也可以选用小型加压器,加压器使用四节5号电池,加压后,选择强压力按键,压出水柱可高达60cm,适用于通便灌肠,选择弱压力按键,压出水柱可达到45cm,适用于阴道冲洗,外阴清洗和保留灌肠。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云裳,未经徐云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1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