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有异形铰链的教室规范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1277.X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朝迅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1/00 | 分类号: | A47B8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有 异形 铰链 教室 规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广泛使用于中小学校教室的日用器具,即附有异形铰链的教室规范架。
背景技术
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室有使用洒水壶的习惯,值日生借助洒水壶向地面洒水,以减少扫地时扬起的灰尘,洒水壶的使用有季节性和时段性(高温、干燥天气使用较多,寒冷、下雨时使用很少)。洒水壶通常置放在教室地面,平日里其本身就谈不上有多么干净,也常被活泼的学生踢来碰去。
中国专利200920299778.1(学校教室专用水壶)在原洒水壶的基础上提出了兼供教师授课结束在教室内及时洗手的一壶双用设计方案。中国专利200920299780.9(教室内务整合架)提出了将上述双用水壶定位挂放的设想,该整合架包括活动/固定连接着的前片和后片,工作时依靠前片和后片的对撑而立于地面,其中前片和后片均由两条等长的边撑和若干横杆连成,前片高度大于后片高度,前片的前侧固定有一板面供张贴和书写,前片的后侧上端固定有一列挂桩用于挂放扫把、拖把等物件,且在前片后侧中部固定有挂放洒水壶的桩头。其桩头使用不够方便,构式简陋、安装固定,影响产品包装,运输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中小学校教室里适合双用水壶挂放的教室规范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附有异形铰链的教室规范架,包括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的前片和后片,工作时依靠前片和后片的对撑而立于地面,其中的前片由等长的两条前撑与若干横杆固定连接构成,后片由等长的两条后撑与若干横杆固定连接构成,前片高度大于后片高度,前片前侧中上部覆盖有供张贴和书写的板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根件和臂件组成的异形铰链,其中的根件固定于前片或后片。
异形铰链的臂件前部呈直角折弯状,并具有适合双用水壶挂放的浅凹区。
异形铰链的臂件和教室规范架的横杆构成锐夹角。
本实用新型中的异形铰链是专为挂放双用水壶的针对性设计。装满水的双用水壶产生的力矩较大,臂件前段的直角折弯有效避免了力矩的进一步增大,还明确降低了经吹塑工艺成型的双用水壶模具生产和产品生产的难度;异形铰链的臂件可侧向折叠,减省了产品包装运输费;异形铰链固定于教室规范架的前片后侧,学生上课时不可视见,无碍产品整体的视觉简洁。
附图说明
图1a是200920299780.9的教室内务整合架示意图,图1b是图1a局部A的放大图,图1c是图1a整合架折叠后的局部A放大图。
图2a-b分别是异形铰链的根件和臂件直观图。
图3是一种教室专用的双用水壶壶体直观图。
图4是固定于规范架前片后侧中部的异形铰链工作状态图(局部)。
图5a-b是两种叠合状态的异形铰链示意图(局部)。
图6是异形铰链和教室双用壶的组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a-b,本实用新型教室规范架依靠活动连接的前片和后片的对撑而立于地面,前撑(11)与若干横杆(12)固定连接构成前片,后撑(21)与若干横杆(22)固定连接构成后片,前片高度大于后片高度,前片前侧中上部覆盖有供张贴和书写的板面(13)。
参见图2并对照图1a、图4和图6:异形铰链由根件(31)和臂件(32)组成,根件(31)扣合于前片后侧中部的横杆(12)焊接或铆接,臂件(32)前段呈直角折弯状,并具有适合教室双用水壶顶把(41)挂放的浅凹区(33)。
参见图1a-b,在本实用新型教室规范架的运输包装中,前片和后片平行贴合在一起。图5a-b中的异形铰链是其在包装运输中的位置形态,其时异形铰链的厚度不超过前片和后片的叠合厚度,减省了产品包装运输费。
本教室规范架的前片并未直立地面,其与地面构成角略小于90°,而图2a所示的根件(31)扣合于前片横杆(12),同时臂件(32)以正常端平为佳,所以需要根件(31)和臂件(32)构成如在图5a-b中可见的锐夹角。
结合图1和图6可见,由于板面(13)的遮挡,异形铰链在学生上课时不可视见。
关于本设计还值得说明的是:
图3为与异形铰链配套的教室双用水壶的壶体,其上顶部的壶把(41)具有异形铰链的臂件浅凹区(33)所对应的平行下延的直条(42)。
异形铰链的根片(31)也可以固定于后片上适当高度的横杆(22)。
参见图1a:立于地面的前撑(11)和后撑(21)为对撑关系;钢质平片(51)如图1b-c所示,教室规范架每一侧的前撑(11)和后撑(21)对撑点处被两只钢质平片(51)夹于内,2只铆钉穿两只钢质平片(51)的上端和下端将两只钢质平片(51)及所夹的前撑(11)和后撑(21)铆接在一起,再将螺丝螺母连接的本教室规范架的底片(61)从前片和后片上拆除,则前片和后片平行叠合,这也是它们在运输中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朝迅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朝迅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1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