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电风扇驱动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1011.5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宇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280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电风扇 驱动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仿生电风扇,尤其涉及一种仿生电风扇驱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通常人们在炎炎夏日用于降温使用的风扇分两种:一种是以电为动力的转叶式风扇,如吊扇、台扇;另一种是手动的扇子。虽然电风扇可以改变风向,风速,使其产生的风或强烈或柔和,但是吹久了还是会有如头疼等的不适感。而手动的扇子产生的风柔和,令人倍感舒适,但扇久了又累。现在有了一种仿生电风扇,模仿了人用手扇的动作。从而实现了既是用电又产生柔和令人倍感舒适的风。然而这种电风扇有齿轮,结构虽然简单,但工作性能不稳定,且有较大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电为动力,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又稳定的仿生电风扇驱动控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生电风扇驱动控制结构,包括底座、电机、杠杆、连杆、摆杆、定杆柱和铆钉,其中,所述的底座有一个孔,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圆孔之后,电机固定在底座上。
杠杆的一端直接固定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铆钉与连杆的一端连接。
定杆柱固定在底座上,摆杆中部有圆孔,圆孔套在定杆柱上,摆杆的一端通过铆钉与连杆的一端连接。
底座和风扇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仿生电风扇驱动控制结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无齿轮方案;以杠杆,连杆,摆杆相连接,不单模仿了手执扇的动作,省去了人工的劳力,还产生非常柔和的风。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噪音小,工作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电机动力输出轴(2)穿过底座(1)的圆孔后,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直接固定在风扇架(9)上。杠杆(3)的一端直接固定在电机动力输出轴(2)上,另一端通过铆钉(4)与连杆(5)的一端连接。定杆柱(7)固定在底座(1)上。摆杆(8)中部的圆孔套在定杆柱(7)上,一端通过铆钉(6)与连杆(5)的剩余端连接,另一端与弹簧(10)连接。
如图2所示:弹簧(10)的一端与摆杆(8)连接,一端与扇柄夹(11)连接,扇子(12)的扇柄通过扇柄夹(11)固定。扇子(12)可以随时取下作为普通扇子使用或方便平时收藏。弹簧(10)的功能是起缓冲作用,防止风扇工作时遇到障碍物折断摆杆(8)。开关(13)控制风扇工作或停止。
本实用新型一种仿生电风扇驱动控制结构。电机通电时,无论电机动力输出轴是正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杠杆(3)都会以电机动力输出轴(2)为圆心做360°的周期性旋转运动,推动连杆(5)。连杆(5)与摆杆(8)、杠杆(3)的角度不断变化过程拉动摆杆(8),从而带动扇子(12)来回摆动,实现模仿手执扇动作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宇,未经陈文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1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