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体强迫入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0016.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浒;张秋生;高翔;张炜;陈开海;王洪波;牟盈春;李发洪;郭东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强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囊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胶囊体强迫入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在进行胶囊充填时,空胶囊在播囊工位分囊,胶囊帽入上模,胶囊体由于真空分离而自动进入下模,后在下一个工位下模块向外伸出与上模块错开(或者是上模块向内收缩与下模块错开),以备充填药粉(粉状物料)。在胶囊体进入药物充填工位前,由于部分胶囊自身的原因,不能完全入模(如图3所示),当进入到药物充填工位时,未完全入模的胶囊体容易被药物计量盘损坏,被损坏的胶囊体运行到胶囊锁合工位时不能很好的锁合胶囊,从而在成品胶囊排出工位不能被正常排出,不但影响了产品质量,而且使生产被迫中断,降低了生产效率,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体强迫入模装置,它能够很好的解决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存在的上述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胶囊体强迫入模装置,包括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播囊工位与药物充填工位之间设有顶板,顶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药物充填装置的支架上,在顶板的底部设有胶囊体顶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播囊工位与药物充填工位之间设置胶囊体强迫入模装置,通过胶囊体顶杆使胶囊体完全进入下模,可以使生产过程连续进行而不被迫中断,并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胶囊体没有完全入模的示意图;
图4为胶囊体在囊体顶杆作用下完全入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胶囊体强迫入模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全自动胶囊充填机1,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1的播囊工位a与药物充填工位b之间设有顶板2,顶板2通过连接板3固定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1的药物充填装置的支架上,在顶板2的底部设有胶囊体顶杆4。其中,胶囊体顶杆4的型号、大小、数量以及它在顶板2上的排列方式与全自动胶囊充填机1的模具的型号、大小、模孔数量及模孔排列方式相匹配。
在生产过程中,当空胶囊经过播囊工位后,胶囊帽进入上模,胶囊体5进入下模6后,全自动胶囊充填机1继续运行到药物充填工位前的一号工位时,如果出现未完全入模的胶囊体5,则在胶囊体在胶囊体顶杆4的作用下完全入模(如图4所示),胶囊体5完全入模后继续运行到下一工位,最终完成胶囊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0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灭菌干燥装置
- 下一篇:引导药物强迫入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