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9399.X | 申请日: | 201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H75/36 | 分类号: | B65H75/36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线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耳机线和鼠标线的缠线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如耳机线和鼠标线等电器设备,为了保持桌面的整齐,防止各种导线缠绕在一起,不方便电器设备的使用,需要缠线装置把导线规整在一起,因此缠线装置是一个重要的曰常生活用品,在现有的缠线装置中,都是把导线缠绕在轴的外侧,导线的外侧没有保护壳体,对导线产生损害,不利于对导线的保护。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缠线装置,因此避免了导线的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左壳体1、右壳体2和固定螺栓3,左壳体1和右壳体2设置为半圆球,在左壳体1中设置有缠绕柱11,在右壳体2中设置有连接杆21,在左壳体1的外壳上设置有通孔13,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设置为与左壳体1的缠绕柱11插接式联接,固定螺栓3设置为串过左壳体1并与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螺纹式联接。
把固定螺栓3按住,转动右壳体2,使右壳体2的连接杆21与固定螺栓3分开,把左壳体1与右壳体2分离开,再把导线缠绕在左壳体1的缠绕柱11上,从通孔13拉出,虽后再杷固定螺栓3与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连接,转动右壳体2使导线缠绕在缠绕柱11上,由于设计了左壳体1、右壳体2和固定螺栓3,使导线固定在缠绕柱11上,通过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保护,因此避免了导线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组合体设置为一个圆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固定螺栓3的外端面设置为左壳体1接触式联接。
四、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左壳体1、右壳体2和固定螺栓3,左壳体1和右壳体2设置为半圆球,在左壳体1中设置有缠绕柱11,在右壳体2中设置有连接杆21,在左壳体1的外壳上设置有通孔13,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设置为与左壳体1的缠绕柱11插接式联接,固定螺栓3设置为串过左壳体1并与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螺纹式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栓3的外端面设置为左壳体1接触式联接,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组合体设置为一个圆球。
把固定螺栓3按住,转动右壳体2,使右壳体2的连接杆21与固定螺栓3分开,把左壳体1与右壳体2分离开,再把导线缠绕在左壳体1的缠绕柱11上,从通孔13拉出,虽后再杷固定螺栓3与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连接,转动右壳体2使导线缠绕在缠绕柱11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左壳体1、右壳体2和固定螺栓3,使导线固定在缠绕柱11上,通过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保护,因此避免了导线的损坏。
2、由于设计了左壳体1和右壳体2,组成了一个圆球,携带更方便。
3、由于设计了固定螺栓3,防止左壳体1和右壳体2分离,提高了可靠性。
在缠线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左壳体1和右壳体2设置为半圆球,在左壳体1中设置有缠绕柱11,在右壳体2中设置有连接杆21,在左壳体1的外壳上设置有通孔13,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设置为与左壳体1的缠绕柱11插接式联接,固定螺栓3设置为串过左壳体1并与右壳体2的连接杆21螺纹式联接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9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装配式轻钢结构排架
- 下一篇:一种传单自助存取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