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机正刺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8694.3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月双;靳向煜;吴海波;殷保璞;王洪;王卫成;王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机正刺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织造针刺机应用的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针刺生产中使用的刺针,其针叶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菱形或星形,在针叶的每个棱上开有0~3个开口方向指向针尖的用以钩刺固结纤维的刺钩。此种类型刺针仅在刺针刺入纤网时对纤网起到钩刺固结的作用,在刺针退出纤网时刺针上的倒刺对纤网无固结作用,针刺机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针刺机工作效率,节约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刺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刺机正刺刺针,包括依次连接的方向定位柄、针柄、针腰和针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叶上的刺钩为正向刺钩,即刺钩的开口方向朝向针柄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正向刺钩等间距地分布在横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的针叶的各条棱上。
更优选地,所述的针叶的各条棱上相应的正向刺钩不在同一个横截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刺针在退出纤网时受力,受力方向稳定,刺针断针率低,不易在针刺非织造材料中残留断针。将此刺针与原有倒刺刺针交错配置在针板上,可以使针刺机刺针在刺入和退出纤网时都有刺针对纤网进行钩刺固结。刺针刺入纤网动程和刺针退出纤网动程内针板均承受针刺力,设备受力更均衡合理。由于部分纤维会被刺针刺钩带出纤网表面,将会在材料表面形成绒面效果,特别是在最后一道针刺时适当增加针板上正刺刺针比例,绒面效果更好。这使得针刺机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节约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针刺机正刺刺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叶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叶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4为双人字形布针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针刺机正刺刺针结构示意图,针刺机正刺刺针由依次连接的方向定位柄1、针柄2、针腰3和针叶4,所述的针叶4上的刺钩为正向刺钩5,即刺钩的开口方向朝向针柄的方向。
如图3所示,为针叶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所述的针叶4的横截面形状呈三角形。
如图2所示,为针叶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正向刺钩5等间距地分布在针叶4的各条棱上。所述的针叶4的各条棱上相应的正向刺钩5不在同一个横截面上。
采用如图4所示的双人字形布针方式,将针刺机正刺刺针与倒刺刺针间隔分布排列在针刺机针板上,图中刺针孔A中装配本实用新型的针刺机正刺刺针,刺针孔B中装配倒刺刺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8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刃切刀及具有该切刀的金片绣绣花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硅铸锭炉的气体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