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8498.6 | 申请日: | 201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1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宏;单建明;林正春;刘彬武;宋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日立锅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F24D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学东 |
| 地址: | 31405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尾部 受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上的受热面,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锅炉上的尾部受热面的布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PM2.5指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燃煤供热机组将被大型9E、9F等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所替代。该联合循环机组不但排放清洁,而且供暖季节可以实现热电联产,非供暖季节(余热锅炉)则可进行纯凝供电。为了有效利用由于供热工况回水温度过高而增加的余热锅炉排烟热损失,现行做法是在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后,再单独设置热网加热器以降低排烟温度,如图1所示。这种受热面的设置,在非供暖工况下(即纯凝工况),由于余热锅炉的回水温度较低,仅需凝结水加热器(如图2中实线部分所示)投入使用即可实现受热面的功能,热网加热器(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无需投入使用。而在供热工况下,由于回水温度较高,为了防止凝结水加热器出口出现汽化现象,通过减少受热面来实现功能,即只将部分凝结水加热器投入使用(如图3中的凝结水加热器的实线部分,其中的虚线部分为没有投入使用的部分),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由于回水温度偏高而造成的热损失,启用热网加热器(见图3中的热网加热器部分),以降低排烟温度。
现有技术的这种受热面的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无论是供热工况还是纯凝工况,都将出现部分受热面没有投入使用的情况(如图2、图3中虚线所示受热面),造成了受热面材料的浪费和空间设置的不合理,同时还存在受热面的干烧现象。
2、由于设置了热网加热器,该结构导致了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冗余,提高了燃机排气背压,进而降低机组出力。
3、在供热工况下,由于热网加热器设置在凝结水加热器后面,此时的烟气温度已经不高,导致热网加热器供热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使用效率不高、成本高、部分受热面存在干烧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率高、成本低、不存在干烧现象的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燃机背压升高导致机组出力降低及供热品质不高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燃机背压以提升机组出力和实现高品质供热的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凝结水加热器,与凝结水加热器相连接的给水口和出水口,热网出水口,在给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的带有增压装置的再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热网出水口与出水口连接,在给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的减温回路。
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一、由于采用了将凝结水加热器和热网加热器合为一体的设计,与合并前的分体式布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用材更少,对布置空间的要求低,不但有效降低了初始的制造成本,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也排除了受热面的干烧现象。
二、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受热面布置方式,减少受热面的数量,有效降低余热锅炉的烟气阻力,降低了燃气轮机排气背压,进而有效提高了机组出力。
三、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受热面布置方式,对热网加热器和凝结水加热器进行了合并,在供热时,可根据对供热的不同使用要求,灵活调节供热品质和供热量。如当用户对供热品质要求不高时,可通过部分降低供热品质,提高热网水的流量以提高供热量。如果用户对供热质量要求比较高时,就可直接提高供热品质,直接做到了两相兼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提供高品质供热的技术问题。
四、一体式的受热面布置还有助于提高非供热工况(纯凝工况)的出力。由于使用了一体化的受热面布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本实用新型中的凝结水加热器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非供热工况下机组的出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技术在非供热工况(纯凝工况)下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3是是现有技术在供热工况下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凝结水加热器1,与凝结水加热器1相连接的给水口5和出水口6,热网出水口8,在给水口5和出水口6之间设置的带有增压装置的再循环回路3,热网出水口8与出水口6连接,在给水口5和出水口6之间设置的减温回路4。(参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日立锅炉有限公司,未经东方日立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8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锁紧装置的圆形缝合器
- 下一篇:一种母山羊妊娠秸秆颗粒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