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越网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8017.1 | 申请日: | 201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励奎;李伟;孙涛;张沛;黄金炎;张桂军;袁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跨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路建设过程中不停电放线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跨越网。
背景技术
目前的架线首先要对线路下面的电线进行停电,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安全隐患,而且使用的人员较多,这样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越网,能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电线的架设,而且能够保证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跨越网,包括绳和套管,其特征是:绳分为三根,三根之间绳安装套管,铁塔横担上安装滑轮,绳的两端都穿过滑轮连接地锚。
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横担安装在铁架。
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和套管位于被超越电力线的上方。
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缠绕出套环,套管的两端连接在套环上。
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为迪尼玛绳,套管为环氧树脂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利用迪尼玛绳放线可以实现不停电跨越放线施工,相比较以往的跨越架搭设情况,该方案节约占地面积,安全可靠,而且有效地节约放线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5、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被超越电力线; 2、地锚; 3、滑轮;4、铁架;5、绳; 6、套管;7、套环;8、铁塔横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跨越网,包括绳5和套管6,其特征是:绳5分为三根,三根之间绳5安装套管6,铁塔横担8上安装滑轮3,绳5的两端都穿过滑轮3连接地锚2。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横担8安装在铁架4。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5和套管6位于被超越电力线1的上方。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5缠绕出套环7,套管6的两端连接在套环7上。根据所述的跨越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5为迪尼玛绳,套管6为环氧树脂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图1所示:在被超越电力线1的两侧安装铁架4,铁架4的高度高于被超越电力线1,绳5的两端固定在地锚2上,地锚2固定在地上,需要架设的新线从套管6的上面穿过,这样就能在不断开被超越电力线1的电的时候进行工作,套管6位于被超越电力线1的上面。该施工方案所需材料为:3根强度足够专门定制的带套环7的迪尼玛绳、根据跨越长度所需的环氧树脂套管6、放线所需的滑轮3及连接套管6的套环7。环氧树脂套管6,用强度足够的迪尼玛绳5穿过,两边挂上连接用的U形环或挂环。环氧树脂套管6一般取长度为3米。两铁塔4之间的档距大概在300多米左右,所需每根迪尼玛绳5长约400米,其中绳子至铁塔横担8后约垂下50米以便于固定绳子。绳子套环7每1米做一个。放线时,在铁塔横担8上挂上放绳子所需的滑轮3,施工人员在绳子放过去以后,了解所跨线路距铁塔4的大概距离后,由塔上施工人员按所跨的大概距离在迪尼玛绳套环7上安装定制做好的环氧树脂套管6,使环氧树脂套管6平铺在所跨线路上方。为保证施工时绳子不剧烈运动,可在外侧两根迪尼玛绳5上设置四根临时的拉线。
本实用新型利用迪尼玛绳放线可以实现不停电跨越放线施工,相比较以往的跨越架搭设情况,该方案节约占地面积,安全可靠,而且有效地节约放线时间。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8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板两用单平板探测器成像装置
 - 下一篇:接线记录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