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钻井用井下止回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7265.4 | 申请日: | 201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都振川;管志川;蒋莉;李绪锋;刘永旺;燕金华;周继坤;许玉强;玄令超;张洪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钻井 井下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钻井用井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气钻井用井下止回阀,在油气钻井过程中防止井筒内流体沿钻柱内部向井口回流。
背景技术
目前,钻井现场多选用井下止回阀作为内防喷工具,在正常钻井循环时,钻井液冲开井下止回阀实现正常循环。一旦钻井液停止循环时,止回阀能自动、快速关闭,从而达到防止井筒内流体回流的目的。确保井下止回阀安全可靠和具有足够寿命的关键是:① 确保密封系统可靠;② 避免内部部件冲蚀;③ 止回阀开关复位机构灵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气钻井用井下止回阀,可有效避免关键零部件冲蚀严重、复位弹簧机构破坏以及密封易失效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维修,开关灵活。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阀体、阀芯压套、密封总成、阀芯、复位弹簧、阀座组成,阀体上下均有连接螺纹,阀芯压套外侧为梯形螺纹结构,中间有流道及中心孔,安装于阀体的顶端,密封总成被阀芯压套压紧定位于阀体内,与阀芯配合,阀座安装于阀体内腔底部,所述的阀芯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安装于阀座及阀芯之间。
上述的阀芯由上轴、下轴、及锥形面组成,上轴安装于阀芯压套的中心孔内、下轴安装于阀座内,锥形面与密封总成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复位弹簧远离高速流动的钻井液通道,并且通过阀座上侧台阶面阀芯下台阶面配合实现了阀芯的限位,防止了复位弹簧的过压损坏的发生,有效增加了易损件复位弹簧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的俯视图;
上图中:阀体1、阀芯压套2、密封总成3、阀芯4、复位弹簧5、阀座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阀芯压套2、密封总成3、阀芯4、复位弹簧5、阀座6组成,阀体1上下均有连接螺纹,阀芯压套2外侧为梯形螺纹结构,中间有流道及中心孔,安装于阀体1的顶端,用于定位密封总成3、居中阀芯4,同时提供钻井液过流通道;密封总成3被阀芯压套2压紧定位于阀体1内,与阀芯4配合,阀座6安装于阀体1内腔底部,所述的阀芯4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安装于阀座6及阀芯4之间。
其中,阀芯4由上轴、下轴、及锥形面组成,上轴安装于阀芯压套2的中心孔内、下轴安装于阀座6内,锥形面与密封总成3配合。
基本原理在于:当地面进行开泵循环时,钻井液的动力迫使阀芯下行,复位弹簧受压,阀芯的锥面与密封总成分离,形成钻井液过流通道,此时钻井液通过阀芯压套的流道、阀芯锥面与密封总成之间的环形空间、阀芯与阀体的环形空间及阀座外端的钻井液过流通道正常循环;当地面停泵时、钻井液不再有动力,复位弹簧提供弹力使得阀芯上行,阀芯的锥面与密封总成严密接触,钻井液过流通道封闭,从而实现防止钻井液的回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技术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7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爬梯可拆卸的美化通信灯杆
- 下一篇:推杆练习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