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筝扬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998.6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林;席凯;赵家林;赵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德林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12;G10D3/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
背景技术
扬琴是一件世界性的击弦乐器,它起源于中东地区,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欧洲它是十五世纪文化复兴时期的流行乐器。
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目前,民族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型现代的民族乐团如雨后春笋,乐团既要演奏传统的古典音乐,又要演奏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协奏曲。我国较为广泛使用的“401”“402”“501”扬琴,已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其琴体的构造,音位排列,音位音质及演奏技术风格和表现等各方面,已与现今外国的扬琴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扬琴虽具有许多传统的民族特色,但也存在半音不十分全,音位排列也不十分规律,等不足之处,因而转调受到一定的限制。
古筝是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适于中国古典音乐及专门为古筝创作乐曲的演奏,由于转调极其不方便导致了无法演奏大型曲目或者与乐团合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筝扬琴,以解决我国现有扬琴存在半音不全、音位排列也不规律、转调受到限制,古筝由于转调极其不方便导致了无法演奏大型曲目或者与乐团合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腹板与面板固定连接,扬琴部分位于面板上部,古筝部分位于面板下部;扬琴弦钉板位于面板上部左侧边,扬琴弦钉与扬琴弦钉板固定连接,扬琴弦轴板位于面板上部右侧边,扬琴弦轴与扬琴弦轴板转动连接,左滚珠板位于面板上部的扬琴弦钉板内侧,右滚珠板位于面板上部的扬琴弦轴板内侧,扬琴滚珠位于左滚珠板、右滚珠板上,扬琴弦左端与扬琴弦钉板固定连接,扬琴弦右端与扬琴弦轴绕接,扬琴弦与扬琴滚珠卡接,扬琴码位于面板上,扬琴弦与扬琴码压接;古筝弦钉板位于面板下部左侧边,古筝弦钉与古筝弦钉板固定连接,古筝弦轴板位于面板下部右侧边,古筝弦轴与古筝弦轴板转动连接,古筝滚珠位于面板下部,古筝弦左端与古筝弦钉板固定连接,古筝弦右端与古筝弦轴绕接,古筝弦与古筝滚珠卡接,古筝码位于面板上,古筝琴弦与古筝琴码压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兼具扬琴与古筝两种乐器的音效,扬琴部分的音位既保留了传统演奏手法,又增加了高音位和低音位,音位的排列方便、合理,高音区的音色明亮、纯净,低音区浑厚具有厚度,音色统一音量平衡,扬琴部分去掉了所有变音槽,使之成为十二平均律的扬琴,音位排列方便合理,十二平均律有明显的规律,只用两种调的演奏方法就可以演奏出十二个音调,彻底解决了扬琴在十二个调之间的任意转调,演奏中任何转调都不受时间和技术的限制;加筝部分的创新是一弦两音,揉、压、吟既用右手又用左手,两手都可以使用,还可用琴槌的尾部刮奏、拨奏,增加了筝的新演奏方法,不但可以演奏D、G调的五声音阶,C、F调的七声音阶,还可在D、G、C、F、#F五个调之间任意转调,能演奏出十二个调以上任何级上的和弦及C调的所有半音阶,扬琴加筝既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筝的演奏技巧,任何转调都不受时间和技术的限制,特别在独奏、重奏中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演奏方法容易掌握,熟悉扬琴和古筝的演奏者可以直接演奏,不需要重新学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古筝部分音位排列表;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扬琴部分音位排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腹板4与面板3固定连接,扬琴部分1位于面板3上部,古筝部分2位于面板3下部;扬琴弦钉板106位于面板3上部左侧边,扬琴弦钉108与扬琴弦钉板106固定连接,扬琴弦轴板107位于面板3上部右侧边,扬琴弦轴109与扬琴弦轴板107转动连接,左滚珠板101位于面板3上部的扬琴弦钉板106内侧,右滚珠板102位于面板3上部的扬琴弦轴板107内侧,扬琴滚珠103位于左滚珠板101、右滚珠板102上,扬琴弦104左端与扬琴弦钉板106固定连接,扬琴弦104右端与扬琴弦轴109绕接,扬琴弦104与扬琴滚珠103卡接,扬琴码105位于面板3上,扬琴弦104与扬琴码105压接;古筝弦钉板201位于面板3下部左侧边,古筝弦钉203与古筝弦钉板201固定连接,古筝弦轴板204位于面板3下部右侧边,古筝弦轴202与古筝弦轴板204转动连接,古筝滚珠207位于面板3下部,古筝弦206左端与古筝弦钉板201固定连接,古筝弦206右端与古筝弦轴202绕接,古筝弦206与古筝滚珠207卡接,古筝码205位于面板3上,古筝琴弦206与古筝琴码205压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德林,未经赵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弯曲的移动使用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屏